根在湖底,梦在两岸。学校新建的跨湖“更生桥”,连接着校园南北,美丽了湖面,唤醒了松林与后山。
更生桥的北岸是“母子像”和“半岛园”,桥的南畔升达人称之为后山。更生桥桥长约100米,宽约6米,横跨一弯湖水之上。更生桥造型简约、古朴、大方,小巧玲珑。8根石柱桥墩支撑着整个桥身,桥面两排护栏镶嵌有686个造型别致的小石柱,使跨湖桥更有韵味。桥身呈浅灰水泥本色,与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两岸的翠柳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图。桥上两排笔直的路灯就像威武的士兵,守卫着通过这里师生的安全。到了晚上,桥上路灯通明,和邂逅时光咖啡厅的金碧辉煌相映成趣,甚是美观。
每天,它迎来曙光,送走夕阳,承载着升达学子的梦想。这里还没建桥时,后山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因为同学们通往后山往往要绕着湖畔走一圈,才能来到目的地。曲径通幽好去处,不少人来这里散心漫步、游玩愉悦,这里给不少师生带来许多欢乐。
自2014年年底,更生桥建成之后,后山不再遥远,而途中风景依然。每天清晨,桥上行人络绎不绝,住在南区的同学们从这里走向教室、走向图书馆、走向实验室,走向想要到达的地方。一座桥缩短的是路的长度,拉近的却是梦想的距离。
当我走在更生桥上时,迎面吹来阵阵清风,桥下一群鸭子、数只白鹅在游水嬉戏。这富有生气的画面,不仅为大桥增添几分色彩,也给人们带来喜悦心情。
走在桥上,留在回忆里。近日,听闻有已毕业的校友获知母校建了跨湖桥,校园变化很大,很想回校看一看,走一走。这或许是因为一份升达情,走过每一条路,看过每一座桥,这份感情才算完整吧。
因为这座桥,升达更加美丽;因为这座桥,升达学子的路更加明亮,更加宽敞。
(学通社 外语系 张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