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书香 [第326期][2015-5-1]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7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

读书当如此,在深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的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唯有书香一脉,带来心灵的涤荡。

总能看到江畔的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屈原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成文小而指其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是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的了解,谁又知道他的内心,谁又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就会想起林黛玉的泪水。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藏。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悠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的一生都在还泪,但终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悲叹!

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捧着书香,望着窗外,在书海中,渐行渐远。

(国贸系    林环宇)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