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第一缕曙光投进美丽的升达园时,建工大楼是最早见到阳光的地方。它是学院专门为建筑工程系学子打造的教学大楼,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美轮美奂,楼体9层,是学院的最高建筑,静静地坐落在学院东南角。
学院的建设格局是以校大门、行政大楼为中心南北基本对称,但是,这栋大楼的专有功能和特殊地位,却不在整体其列,好像是被独立、被游离于校区之外。即便熟悉升达的师生,我想将近一半的人都不了解它,都没走进它,误以为它不谙世事,更让它沉静寂寞。
建工大楼所处之地110亩,是创办人后期购置的地块,其建筑总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2015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我多次到建工大楼散步,每一次亲密接触建工大楼感受都有不同。建工大楼与学院主校区相隔一条校外马路,要想到达大楼必须通过一条幽深的地下通道。在通道里行走时,总能听见上方呼啸而过的汽车声。走出通道,便看到了楼体上的“升达实训大楼”6个大字,还有升达校训、校徽亦镌刻其上。
该楼不仅建筑面积大,施工工艺也最为复杂,极富建筑文化特色,楼体外观延续了升达的建筑风格。走入大厅,“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几个大字呈现眼前,时时提醒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大厅肃穆庄重。楼体大致成环形建筑,以大厅为基点,沿着唯一的路径走廊行走又能回到起点,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分别置有楼梯。在二楼中间位置,设有一排透明玻璃护栏,可以从上俯瞰一楼大厅。三楼四楼分别都是教学用房,行走在宽阔安静的走廊里,透过窗外玻璃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教室与教学模具,崭新的桌椅,通透的落地窗,阳光从窗外透过来,整个教室都是明明亮亮的,那么温馨,那么整洁,静静地在等待着它的主人、它的学生。
(学通社 商学系 韩钧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