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渴望大师 呼唤大师 [第374期][2017-11-16]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7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时下,在中青年朋友中间,人人都崇拜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知识渊博、造诣极深、享有盛誉的大师。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大师”称号呢?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来。”

不管是在文学文艺,还是在其他领域,如何才能成为大师呢?我认为,成为大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立德,没有为祖国、为社会奉献的好品德,是不能成为大师的。其次是忘我的钻研精神和学习精神,努力和天赋是必不可少的,如马云和比尔·盖茨,当他们在某一方面并不赋予天赋的时候,是不能做出大的成就来的。所以说,努力和天赋是相辅相成的,后天的努力也不可忽视。再之是贵人相助,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而是团结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些都是成为大师不可少的品质。

那么,反观当今的社会,让我们不禁发出“大师”都去哪儿了的疑问。在我国,我们所知道的大师、可以叫出姓名的诸如孔子、鲁迅、钱钟书、胡适等之外,现代的大师又能说出来几个呢?分析一下现在年轻人的状况:如今是互联网盛行时代,互联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好地钻研问题。但是,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现在,有许多人加入到“低头族”的行列,还有许多人没日没夜地打游戏,缺少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能够刻苦钻研、潜心研究学问的人又有多少呢?这不仅是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颓废,而且是青年人的悲哀。

如果发问“大师”都去哪儿了?我的回答:不是大师丢了,而是在现代的社会中,越来越缺少成为“大师”的品质,缺少这样的精神。因此,我渴望大师,我呼唤大师!

(学通社   外语学院   靳晓林)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