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爱莲的人。最初的爱,只是喜欢。喜欢其花朵柔和,香味清幽;喜欢其叶面水珠,晶莹剔透;喜欢其莲藕脆嫩,丝丝连连。
及至读了“江南好采莲,莲叶何田田?”我不免心旌摇曳,对赏莲乐事神往不已。想来香风拂岸,绿柳夹堤的江南,每逢春末夏初,必有少女三五成群,相伴出游,泛舟湖上,一边赏莲,一边扬起清脆的歌喉。民谣小调如同出笼的鸟儿,欢快飞过湖面。“暖风飘,荷叶娇,摇浆划舟过小桥。莲影亭亭,鱼儿穿梭乐悠游,好个逍遥。”刹那间,芳华回转,美好的生活和着民谣,融入这一泓春水。
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遇上少女易安,才知莲瓣上映有她的影子。许多年前,已记不清是在哪个星汉灿烂的夜晚,一群花衣女郎划舟尽兴而归。她们也许吃醉了酒,也许还没从刚才的喧闹中缓过神,任凭小舟误入藕湖深处。正当她们叽叽喳喳争论如何回家时,但听呼啦声响,一群鸥鹭被惊,扑翅腾飞……读着读着,不禁莞尔,原来易安还有如此天真烂漫的一面。
莲四季都是美好的,它绰约的丰姿引无数文人赋诗。春天,面对盎然春意,杨万里挥笔写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简简单单十四个字,人们记住了这位人间仙子。秋天,面对残叶,有人怜爱心起:“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冬天,万物归于沉寂,但莲的生命并没有衰竭,它只是“待得来年三春满,又是西塘一茎香。”
莲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它不如牡丹富贵,不比芙蓉艳丽,但却独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在炎炎夏日,静伫水面,修长光洁的花瓣好似逸出风尘。由此,想起大观园中那个让人既爱又怜的香菱,她坎坷的一生正应了那诗:“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莲池寂寞,恋恋情深。香菱的倩影早已渐行渐远,那一池莲香仍沁润着我的心田。
(学通社 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