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看了最近倍受推崇的电视连续剧——《奋斗》。在我看来,编剧的用意其实也只是在告诉我们怎么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
开始,这群年轻人是迷茫的。因为有爱,他们不至于空虚,却也因为爱情,他们必须做出抉择。有钱的老爸固然能让奋斗之路充满捷径,但一种不确定性却始终伴随左右。梦想与现实的交汇,爱情与事业的矛盾,让这些年轻人不断徘徊和迷茫。为什么奋斗?怎么奋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他们心中不断浮现。在剧情简介中,我看到这么一句话:“主人公为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他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奋斗。”
剧情开始,高强的死让我感叹,在如此青春的年龄就要面对死亡,似乎有些不公平。主人公陆涛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在高强死后意识到要如何做一个人。他说:“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死亡和我们如此的接近。我要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如何度过我的一生?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在经历了感情和事业的大起大落后,这位年轻人终于明白,人生的真谛是不停地奋斗。
电视剧里描述了两代人,两种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奋斗。陆涛的生父徐志森是一位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相信金钱万能的成功富贾。为了成功不择手段,抛弃情人,抛弃孩子,只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人生。而他的养父陆亚逊,带给他的却是另一种观念。他是一个负责的处级干部,级别小而权力大,对陆涛的教育方式就是做人要讲原则。一生清廉,从来铁面无私的他也在关键时刻帮助养子的工程打擦边球,这样的父亲深深使我震撼。两代人,两种观念;两种人,两种品格。在我看来,成功并不是决定一个人人品的关键,成为一个无愧于己的人,才是关键。
故事以爱情为主线,通过年轻人错综复杂的爱情描述了当代青年人面临的共同问题——理想缺失。他们不知道要的是什么,不清楚到底是追逐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还是一次不悔的经历。他们常常挣扎在人性与道德之间,却不知怎样寻找平衡,在一次次的失败成功中,慢慢体会了人生百态。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视剧所想表达的。理想中的奋斗,缺少了现实的肮脏,却又多了份不受纷扰的不切实际。
在熙攘的城市中,在栉比的高楼间,他们曾经是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他们更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困惑与疑虑充满他们步入社会的那一刻。他们是骄傲的,要面对人生中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也必须学会接受它……
编剧说这部片是给年轻人看的,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片,而是通过剧情向年轻人表达一种思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只有奋斗才能达成理想。
(外语系 申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