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穿越南天门 [第204期]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汽车在上山的公路上左旋右转,几十分钟后,我们就上到海拔550米的云梦南天门。想起春天徒步攀登1449米的嵩山时的情景,心中不免又把这山看矮了一截。后来知道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两句话来形容云梦,恰到好处。

我们的第一站是南天门,是传说中进入天界的必经之地,穿过南天门,接下来就是在天宫中行走了。南天门高高大大,上台阶需要半天,有一种朝圣的感觉。站在上面向下看,天地一体。向东远眺,远处的山坡酷似草原。

牧歌飘飘,眼下不是旅游旺季,草原上没有蓝蓝的天,马儿跑的情景。蒙古包里住着人家,听说酿马奶酒十分好喝。稍微逗留,马儿合了几张影,我们便向山下行进。与别的山不同,云梦的精髓在谷底。

顺阶而下,一路回转,目及处全是山,走了一里多的山石路才隐约见谷底的建筑和水。王禅在山谷安坐,任你群山压顶,我自岿然不动。据说以谷为心,山呈八卦阵势排列,神秘莫测,外人入侵不进。我们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端倪。又走了一里多路才算到了谷底。谷底不是一马平川的,地势起伏,脚底还有人家。山腰凿洞,阶梯高低遍布,虽面积不大,但想足迹遍至谷底短时间却难以做到。这里便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军校。

当年王禅受朝廷排挤隐居于此,写下《鬼谷战略十四篇》流传于世。后有孙膑、张仪、庞涓、茅礞等人追逐圣贤拜师学艺,成就了一代代的军事战略家。战国后,历代帝王将领大凡有成就者,无不深谙鬼谷谋略。两千年后的今天,成立了鬼谷学研究会,并将此地定名为“中华古军校”。

鬼谷虽然小,景点却有一百多处,故事传说更不胜枚举。各种庙宇,各色雕像,各处石屋掩映着青山,古意盎然,栩栩如生,仙气飘飘。最引人注目的数最高处的水帘洞、兵器房和孙膑故居。三者占东南西三个方向,北面是上来的石梯,中庭种一树红花,摇曳芬芳。水帘洞在西侧,向里延伸50米。据说,这里是鬼谷子讲学的地方。如今地面上还留有牛车碾过的痕迹,洞口卧一青牛。洞内冬暖夏凉,真是一处讲学论战的好地方。孙膑故居在南面,相传那是当时最好的一间石屋,本为王禅住处,自那次出题考验前来拜师的三人后,鬼谷子颇为赞赏孙膑,就将这间屋子让给了徒弟。兵器房回廊上摆的都是不知哪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十八般兵器,形状各异,锈迹斑斑。绕回廊一周,墙上挂的还有历代帝王将领的头像,试想鬼谷子羽化登仙多年,却一直指点两千年来的兵马,恐怕还要到天荒地老。

“谁云名胜仅天台,此地帘岩曙色开。洞里无天云自霭,峰头有日雨时催。野僧采药岩崖去,好鸟衔花傍水来。乘兴登临遥极目,恍似二岛一蓬莱。”

云梦一行,天上人间。

(企管系     方海艳)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