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红楼梦》,大家记忆中的刘姥姥定是个逗笑的角色。一席螃蟹宴,她妙语连珠,在令人捧腹之余,总觉得她不过是一个丑角;可在我看来,刘姥姥实在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
俗话说:侯门深似海。但刘姥姥——一个普通的村妇,竟然三进三出荣国府,甚至在离开时,手里拎着没见过的点心,车上装着绸缎衣物,怀里还揣着一百多两银子。如此的结果,让我刮目相看。掩卷静思之余,对刘姥姥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刘姥姥是有见识,有眼光的人。她的女婿狗儿为生计唉声叹气,刘姥姥说:“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看菩萨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于是有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刘姥姥还有一块别人没有的敲门砖,那就是她低微鄙俗的身份。正因如此,一些话儿从她嘴里说出来才显得那么有滋有味。
酒桌上行酒令,刘姥姥不想当看客,她道:“我们庄稼人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但不如你们说的这么好听,少不得我也试一试。”鸳鸯说:“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鸳鸯说:“右边幺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说:“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又应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大笑起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刘姥姥的幽默感。
宴席上吃鸽子蛋时,刘姥姥说:“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凤姐在一旁笑着说:“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吧。”刘姥姥赶快伸箸来夹,可手里拿的“比铁锨还沉”的象牙镶金筷子不听使唤,蛋滑滚到了地上,她又说:“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仔细回味,还有话比这更恰当吗?
笑声中,地位低者显示出了鄙陋,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地位高者显示出了尊荣,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由此可见,刘姥姥确实是个俗人,但又实实在在是个聪明人。好一个刘姥姥!利用亲情,巴结凤姐;利用年龄,套近贾母;利用身份,接近丫环;荣国府上上下下的女眷,有几个不喜欢她的?宝玉给她送礼,袭人为她说话,平儿为她打点行装。你怎能不佩服她的聪明与交际技巧?
《红楼梦》是雅俗共赏的,正是多了刘姥姥这么一个俗人,才将《红楼梦》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拉近,让我们红尘中的每个人都能够登上“红楼”梦一场“红楼梦”。
(学通社 李 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