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很小就离开了老家,因为工作忙和路途遥远,我们很少回故乡。
依稀记得,我小时候回故乡总是在冬季。每次回去,父亲总会激动得像个孩子,买上很多好东西。那时我和哥哥还小,交通也不便利,坐上长途车,一路颠簸,不时哭闹。然而,父亲却不然,回家的路途有多长,父亲的微笑就有多久。那时,很难理解平时缄默的父亲在独自高兴着什么,还觉得他傻傻的。
下了长途车,就没车可坐了,只能步行。我不乐意,父亲就会把我扛在肩上。妈妈就领着哥哥,我们一前一后地走在回故乡的小路上。总记得,那时的天很旷远,夕阳把冬季的村庄染上了暖暖的红色。有时赶上下雪,雪被踩得“咯吱咯吱”作响,很好听。看着妈妈被冻得红红的脸,一家人呼出的热气,总觉得很温暖。时不时的笑声点缀了我们回家的路。我们总是在天已擦黑时才能到家。看到那个大大的房子和窗户里漏出的灯光,我便知道到家了,立马叫父亲放我下来,像只小鸟一样,呼喊着奶奶,第一个冲进家门。
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荡在外,基本上没再回过老家。
今年,我又回到了离别12年的故乡,情随境迁呀!如今我们是开着车回去的,高速路平稳得很,没有了儿时记忆中的颠簸;一路上阳光明媚,父亲还是很兴奋;我又见到了很直的白杨树,还能看出些昨日的迹象;还有那血染夕阳的壮丽画面。不同的是路宽了,楼多了。
到家,等候我们的是好多我已经不认识的亲人们。血浓于水,虽然没见过,可是,还是觉得很亲切。夜晚的村庄仍旧如十几年前般寂静,又见漫天星辰,庭院里的狗吠声愈发将故乡的夜衬得宁静至极,还有记忆里的池塘、小石桥,托起了我童年的零碎记忆。
或许老家就像我心底沉睡的一个梦境,很深很深,称不上爱恋,却又割舍不断……
(学通社 国贸系 刘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