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母亲节 独生子女的思考 [第237期][2010-05-16]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1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给妈妈发去祝福短信,不久收到回复:“很高兴你还记得。如果我有8个孩子,就可以收到8个祝福啦!”虽是句玩笑话,但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深深愧疚给妈妈的关心太少太少。

作为80后、90后,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唯一的宝贝。离开家上大学,我们成了双亲心中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敏感,因为独一无二,所以稍有牵动,便痛至心扉。有句俗话讲:“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父母对儿女的思念是连续的直线,绵延不绝;但儿女对父母的思念好比断续的波点,也许只有在遇到困难,或心有忧虑,或逢至“佳节”时,心中才会浮现出那至亲的面容。而在我们浑然不觉间,这面容正日日被忧心与牵挂侵蚀,衰老。

从小在父母全心呵护下长大的我们,总会把父母的付出、关爱看作理所当然。而为我们操碎了心的父母,毫不计较地将全部心血付与儿女,而自己期待的回报,却是微乎其微。永远不能忘记,当我为劳累了一天的妈妈端上一杯水时,她眼中的光彩。那是怎样的神情?满足,感动,还有惊讶。这神情让我内疚,让我不敢回首面对自己曾经的叛逆与倔强。毫无疑问,母亲节一条短短的祝福短信,足以让妈妈开心很久。而妈妈费尽心力为我做的一切,却总是被我自以为是的执拗击打得暗淡无光。不知不觉,离开家求学已经这么久,一心只顾自己生活与学习的我,很少关心家里的父母;而他们,并没有别的孩子来分担骨肉思念与牵挂。

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付出了多少真实情感?作为独生子女,更应当多关心世界上最爱我们的这两个人。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因为,我们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牵挂。

(学通社    娄琪悦)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