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4月,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此时,我们不禁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著名诗句,令人感动,令人追想。清明节在春分之后,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草长莺飞的季节,也是人们踏青,亲近大自然的好日子。所以,郊游则成为清明节的重要节俗内容。然而,在中国,从古至今,清明节一直是与传统祭祀联系最紧密的节日。
清明节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近乎宗教情感的虔诚来崇拜自己祖先的文化品格。孟子说:“慎终追远,民德旧厚。”清明节是中国古代民众对自然的认识和中国古代历史积淀结合的结果。其扫墓活动的精神核心是“孝”的文化。在清明这天,人们会去黄帝陵祭拜先祖、为家族已故的老者扫墓,寄托哀思,继承遗志,表现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精神。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今天的清明节,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假期。在这一天,每一位中国人有时间缅怀自己的先人,并且有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忆过去,思考将来。同时,这一做法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责任。
中华文化是独特而优秀的,倘若她是那万仞群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不应该畏惧她的高峻而仓皇地逃离,更不该将其摒弃。我们应该做那群峰脚下的一棵树,一根草,怀有敬意地仰视,勤快地学习、传承;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并从中领悟那卓越不凡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的青年们,让我们去攀登民族文化这座高峰吧!去领悟民族精神并弘扬民族精神,在先人打下的基础上,勇敢地开拓创新!
(学通社 朱秋芒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