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11时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但精神是永恒的、不朽的,值得我们永永远远学习的。
钱学森于193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出国,但客居海外的钱学森无时无刻不在心系祖国。他从1950年就开始争取回国,而美方深知这位巨人的科学价值,他们想尽办法阻挠。美方曾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为了回到祖国,钱学森与美国当局斗争了5年之久,最后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党中央的关怀下,如愿回到祖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钱学森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努力奋斗着。他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计划;发展建立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中,在他90岁高龄时,还曾写下“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的光辉语句。
钱学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大师、科学泰斗和科学领袖,他的思想在国际上是超前的,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他是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毕生致力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典范。他的贡献,将会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而更加辉煌!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钱学森先生一生如那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光彩夺目。我们追思钱学森先生,追思他那爱国、创新与献身的精神,这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应学习和具备的精神;我们要学习钱学森先生他那追求、开拓与不屈的品质,为祖国的科学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学通社 营销系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