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到冬季天气很冷很冷的时候,姐姐常提醒妈妈说:“快冬至了,我们吃饺子吧!”是啊,每年冬至,在我国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正如俗话所说:“腊月里,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为何冬至吃水饺?民间相传,这是为了防止把耳朵冻掉。真的是这样吗?冬至有什么来历?
冬至,是我国农历的一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冬至吃水饺,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后来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给饥民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药物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求药医病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于是,后人每年冬至包饺子,吃饺子,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2010年冬至那天,我们班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包饺子,大家围在一起,有的揉面,有的擀皮,有的包,有的摆放,嘁嘁喳喳,说说笑笑,气氛非常活跃,心情也特别愉快,尽管我们所包的饺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但是,这是我一生所吃到的最香的、最有滋味的饺子。远离家乡在升达的我们吃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感到真幸福!
(企管系通讯部 胡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