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使人聪慧,读书可使人明理,读书可使人识史,读书可使人精密……”自古以来,许多读书人总结出了不同的读书经典之言。当然,他们对读书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作为新时代的我,对于读书,也有一点自己的见解。
首先,读书要有动力。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我认为,若没有读书的动力,兴趣是难以被激发出来的。有了读书的动力,哪怕一本在别人看来多么枯燥的书,你也会读得津津有味。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他们再苦再累也情愿。想想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我们好好读书就是为了报答他们。
读书要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人生有限,书是读不完的,要有选择性地精读一些对自己目前和今后有用的书,掌握其深刻的内涵。除此,还要借助泛读来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争做博学多识之士。所以,精读若能与泛读结合起来,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大有裨益。
读书要贵在坚持。人是有惰性的,要努力克服自己,坚持每天有计划地读点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脑。日积月累,你就会觉得原来读书,也会使你的生活变得如此充实和美好。慢慢地,你也将会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思想,但若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就像人体只有骨头没有肉一样,干巴巴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只有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我们所学的理论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社会实践也才会更加丰富。所以读书不要自娱自乐,要结合实际,及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读书要全身心地投入,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会有收获。有的人,书读一遍,就自明其意,甚至会记一辈子;有的人读书不用脑,同一句话,反复读多遍,到用时,还是记不起来;有的人读书只是无聊解闷,读书只是随便翻翻,可我们的一生有多少随便翻翻的机会?
读书要勤于思考,注重创新。读书重要的是把死知识读活。要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假如我是作者,会怎么写?作者的观点有哪些不足?有何借鉴等。就是说,读书,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变成自己的思想。
又到了毕业生离校的时间,透过图书馆二楼的窗户,远望无际的金黄麦田波浪翻滚;环顾四周,一位位莘莘学子正低头思索,突然感到时光过得好快,而要读的书还很多……
(营销系 冯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