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了研究部署,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做好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认识和探索。
一、从战略高度认清党的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增强做好“三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关于十七大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到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正因为如此,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根本功能就是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的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所承担的政治任务,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据此,作为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所当然地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抓好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把广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抓好自身学习,提高对十七大精神的认知感是做好“三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做好“三进”工作,重要的一点是要抓好自身学习,提高对十七大精神的认知感,在思想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抱着“真信、真学、真教”的态度去履行职责。“真信”,是确认它是科学真理;“真学”,要坚持别人没学时,自己先学,当别人粗学时,自己精学,通过学习了解和把握真谛,掌握实质。例如,我注意到,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四个坚定不移”的讲话,是对十七大所做的舆论和思想准备;在十七大召开期间,我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十七大精神。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制定“三进”实施方案。
三、抓好四大环节,把“三进”工作落到实处
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整体,其实质是用十七大精神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我在实践中,主要抓了四大环节。
第一,抓好“进教材”的备课环节,这是“三进”工作的基础条件。教材是教学之本,但教材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而我们的思想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活动则不同,突出表现在一个“新”字上,即“新时间,新内容”,“新”到讲课的“昨天”甚至是“当天”。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刚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等“新内容”不可能写进教材,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将其补充进教材。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授课既要遵循教材,更要高于教材”。讲“十七大精神进教材”也是这个道理。一是对十七大文献中涉及到教材中已有的内容,作进一步强化;二是涉及到教材没有的内容要补充。如,十七大报告总结的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第一次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等。三是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命题、新提法、新表述对教材的部分内容予以改动。如,十七大报告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丰富了基本路线的内涵;把过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上“社会建设”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由过去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变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等。总之,在备课环节上,做到与党的十六大以前的精神和教材内容与十七大精神作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找出大约五十几处不同的地方,对教材进行变动和修改,形成符合十七大精神的讲稿,为课堂讲授奠定了基础。
第二,抓好课堂讲授环节。课堂讲授是“三进”的关键,但课堂讲授不是零打碎敲的对比研究,而是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突出十七大精神主旋律,重在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十七大的精神实质。我讲授的重点:一是高举一面旗帜——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二是坚持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是阐明一个重要思想——即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四是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即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五是描绘一幅宏伟蓝图——即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上五个重点既有在有关章节分散插入,又有在教材的某一部分集中展示。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重点讲授,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十七大的主要精神。
第三,抓好教学辅导环节。这是使十七大精神进学生头脑的重点环节。“入头脑”这是“三进”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相应的自学思考题,并列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和十七大文献的相关部分,通过自学让学生领悟十七大精神;二是每周坚持两课时的课下辅导,与学生面对面地研究,回答、阐释学生提出的与十七大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十七大精神认识形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期中复习和测试,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
第四,抓好第二课堂实践环节,拓展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领域。第二课堂活动比较广泛,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和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以学习宣传落实十七大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活动;二是与期中教学检查、学风大讨论相结合,用十七大精神引导和端正学风建设;三是与共科部组织的“感恩教育”和“广亚杯数学竞赛”活动相融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四是为学院团校作“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专题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宣传十七大报告有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
(共科部 单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