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专家点评十七大报告中的15个新观点 [第186期]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十七大报告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半月谈》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专家学者的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李崇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道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林毅夫(北京大学教授):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刘伟(北京大学教授):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是确保在初次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再分配途径劳动报酬的协调上升,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观点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陈小龙(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占比例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在2%左右。今后,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是个大趋势。

新观点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黄桂田(北京大学教授):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作为人口大国,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扩大内需,应该建立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基础上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给数千万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形成拓展消费空间的新来源。

新观点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一是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

新观点六:建设生态文明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发展经济,不仅要考虑民众的切身利益,更要考虑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改革开放近3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源、拼资源、污染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观点七: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十七大报告把过去经常提的“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

新观点八: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贾建芳(中央党校教授):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结构、功能和权力运行机制。其中,“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是前所未有的新提法,体现了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要求,意义重大。

新观点九: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和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归口管理”模式,而大部门体制概念的提出,预示着将进一步在机构改革上采取行动。大部门体制可以化解政府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

新观点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李军:“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新观点十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秦刚(中央党校教授):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这两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在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精神,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内在要求。这一新亮点,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更加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贴近人的心灵。

新观点十二: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赵亚平: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党代表在平时发挥监督、咨询等方面的作用;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

新观点十三: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王永杰(复旦大学法学博士):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部委正职,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非中共人士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更宽广的渠道。据最新统计,目前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达到3万多人,其中有18人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配备了党外副省长、副市长或副主席。

新观点十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靳飞(东京大学特任教授、日中传统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能丢,精神家园的根脉不能断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支点。

新观点十五: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丁元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对于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得不到满足。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突出的位置。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优先发展教育,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十七大对这些民生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尤其强调地方政府提供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显著加强。

(摘自《半月谈》)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