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情感的记忆——校友会暑期实习 [第184期]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9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记忆深处有灯火弥漫的霓虹灯,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繁华的都市环绕着我,沉浸其中的我感受着那个美丽的地方带给我的震撼。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校友的无限关怀。昆山,那个承载了我太多回忆的地方,在炎热的七八月份带给我清凉的惬意,于是,我爱上了那个地方,不是因为那个城市的繁华,而是校友们带给我的温暖。              ——题记

上学期期末临近,为了锻炼自己,我想找一份暑期工作,去了好多地方,却一无所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联系了华东校友会江苏分会的徐会长,向他发了一份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于是,获得了一个实习的机会。

踏上南下的火车,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许。火车准时到达目的地,事先由朋友介绍租了一处房子。后来,校友会徐会长了解到我的住处离市中心很远,去公司上班很不方便,便在他们小区给我租了房子,又连夜开车帮我运行李。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精明能干且极具魅力的人。当年走出升达,走进统一公司,经过6年的积累,现在的他,已是拥有3家公司的老板了。

7月8日,徐会长带我来到昆山三梯广告公司,给我安排了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部电话。可他并没有介绍我和他们公司的员工认识。后来,我了解到,这是他想让我变得主动些,主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7月16日,公司承接了一项任务——由昆山市政府举办的首届中华风味小吃美食节的策划。这是一项大型活动。因为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活动,我的思路不清晰。徐经理告诉我要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还有好的表达能力。策划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表达,考虑问题要全面,对事情要有预见性。在具体的操作中,我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以至于工作不能进行。他耐心地对我说:“要善于发现并重视细节问题。现实的职场,不是考试前的几个通宵背书,而是无数个简单工作的慢慢积累。”

7月19日,因大家都比较忙,我和公司的另一个实习生有了第一次单独出访客户的机会。那是一家外资企业,我们的任务是找相关负责人核对半年来双方的业务往来,做好业务对账。当我们到其办公室时,她刚好临时有事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坐着几个外国老板。这本是锻炼我们英语的极好机会,关键时刻,我却突然紧张起来,愣在那里不知怎样开口。幸亏那个实习生反应快,很自然地和外国老板搭上话。看着他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谈,我真是既羡慕又惭愧。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学校里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将来工作时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7月22日,我被派去做王老吉的业务员,这是要讲究说话技巧的。从工作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一个好的业务员不仅仅要会沟通,而且要睿智,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8月10日,华东校友会的周国富会长来到昆山,听说我在这里实习,就抽出时间来看我。他恳切地对我说:“在学校要多学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是真理,永远不过时。要注重业务知识的学习,实习期间要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做活动策划、换广告牌、拍照片……工作铺天盖地地涌来,虽然很辛苦,却充实了我的生活。同时,看到校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整个假期我都被一种感动包围着,那是来自升达人心中的暖流。

周会长和徐会长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专门为我们搞一些公司聚会、如阳澄湖烧烤晚会。有时候,就连跟客户吃饭也会刻意带我们过去“凑热闹”。每逢他有空,就开车带我们出去玩,先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再苏州,寒山寺、拙政院、忠王府,后来,我们还驱车夜访周庄。这一切,源于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母校——升达,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这无微不至的关爱。

工作中的忙碌和生活中的快乐常常令我忘却时间,然而,却无法让它止步。返校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留恋的情感也一天天见长。但是,实习,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份体验,而不一定是寻找归宿。

(就业处助理团     冯建全)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