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第180期]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16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命题。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学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高校自身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进行构建和谐校园的探索,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精心策划和科学落实。笔者认为,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新体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

构建和谐校园,要把德育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构筑成长成才新体系,为和谐校园培养良好的“自觉”氛围。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首先要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道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尤其要重视师德的培养,切实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外,还应具有高尚情操、渊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想政治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干部队伍的素质。教职工良好的教风、师德示范和优质的管理、引导,对学生有很强的感召力。因此,全体教职工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高校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要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四是要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统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要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高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巩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和谐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校风、校纪、校魂的体现,是一个校园内在的底蕴,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应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全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营造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育人氛围。使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讲诚信、讲文明的作风。和谐校园文化应该树立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校园倡导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等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和谐校园文化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践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谐校园文化还包括自由浓厚的学术氛围,师生平等、鼓励先进、包容个性、部门协作、人际宽容的氛围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等。

此外,学校还应该创造和主导精神文明,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弘扬主旋律, 让高雅文化走进校园,使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要实现多元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和谐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是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是关键。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教师、学生的榜样,领导班子团结与否,会对学校的整体环境是否和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每位领导要以事业为重,有高尚的情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以德服人;要相信广大师生,在信任的基础上,要善于心灵沟通,真情关爱和激励引导;学校领导和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生是尊师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得以实现。以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为手段,以平等共处为保障,以情感交流为主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教育学生,用热情来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困难,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爱,才能唤起学生心底的爱,这是师生心灵共鸣的关键。让爱心充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一定会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同时,教师要善于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同样,学生也要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教师的人格,理解和支持教师的教育及管理工作,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氛围。

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要营造和谐竞争的氛围,通过积极开展多样的评比活动、班级管理活动、互帮互学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共同价值尺度下,使学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在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宽以待人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取另一颗真诚的心,不断拓展同学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形成友爱诚信、互相帮助,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共科部      翟效颜    李若悟)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