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毕业 就业 创业 [第176期]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18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我是1994年入学的升达第一届学生,而且最早走出校门,因为我是专科生。现在算来,我走出校门已十年有余!十年中,我经历过毕业、就业、创业三个阶段,也品尝过许多的酸甜苦辣。在此,我向校友们介绍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借鉴、警示作用。

     

刚入学时,我以为可以喘口气,好好放松一下了。结果,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面临毕业了,自己却什么还没有学会呢。这时候,我遇见了同系的大哥郭继周。他年龄比我大3岁,是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圆了大学梦的,所以,他更知道学些什么,怎样学习。这位师兄一直在深圳打拼,很早就在深圳置办了房产,现在郑州丹尼斯开始自己的创业。我们玩的时候,他在看书,寝室熄灯后,他就去自修室里学习,等到自修室也停电了,他回到寝室就点着蜡烛学习。我问他:“你一次买多少蜡烛啊?”他说:“我一次买50根。”我惊呆了,要知道,一根蜡烛差不多能点5~6小时啊!我就以这位大哥为榜样,努力学习,整整一个学期,每天下午到晚上,差不多用10个小时来看书。这段时间,我从图书馆借书看,做笔记。正是这段奋发学习的时光,让我时时怀念学校,感恩学校。

今天的我理解:大学就是一个梦想起飞的地方,有梦想,有行动,走出以后你就能够飞翔;没有努力,留下的是永远的遗憾。毕业后,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回来看看学校的变化,为学校的日新月异感到高兴和自豪。

就     

我去过很多大学,但从没见过哪个学校如升达样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有国家分配,但因升达是民办院校,从开始就没享受过这优待。事实证明,这是一件好事情。公办学校的学生,因包分配而没有忧患意识,到感觉到就业压力时已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就像青蛙在凉水锅里自在地游泳,水温慢慢在升高,青蛙感到水温烫时已没有能力跳出来一样。我们在入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毕业前夕,就业辅导处组织了多场就业指导讲座,还有模拟,我们从中吸取了理论知识,锻炼了实战经验。三月,很多企业到校招聘,我面试了两家,居然都被录取,我进了一家台资的服装厂。

进企业后,我们受到良好培训。前三个月,基本在基层学习工作经验,三个月后,公司派我到成都独立管理企业销售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最能学习经验的。我告诉很多学弟学妹:在找第一份工作时,一定要看自己是不是能在工作中获得更多发展的积累,而不是只关心职位或者薪水的高低。我还建议:如果做销售,可以从小公司做起,要是从事会计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则尽量找大的企业来做。因为做销售,在小公司里,什么困难都会遇到,利于生存发展;而对于会计或者营销管理等工作,从大的正规的企业开始,将使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市场永远存在良好的就业机会,也永远存在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满足市场的要求,是每个毕业生要考虑的问题。

    

我的第一家公司是在2004年创办的,也就是我毕业8年之后。创办公司之前,我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了5年管理工作,独挡一面,有着很好的待遇,但因学历太低,很难有机会提升。所以,我选择了离开,自己创业。领导和同事不理解:你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我认为:如果继续留在公司,也许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我是为了学习企业管理知识,锻炼独自操作能力。现在,我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有了一定资金,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条件。创业初期,还是遇到了好多麻烦,没有了大公司的依托,很多事情很难做。正如创办人所说:“自己的痛苦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如今,我已参与投资和经营了两家公司。

对于学弟学妹们,我觉得选择创业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做好详细分析,慎重选择。

(1994级校友      )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