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的背景下,营销系注重培养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任课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推进实践教学,深化考试方法改革,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广告专业《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在系主任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同仁的配合下,任课教师常燕民老师组织了“广告专业公开模拟提案会”,对培养广告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做了有益探索。
一、模拟提案实践内容的设置
1.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团队合作精神
广告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设置策划模拟提案的要求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了原创的重要性,以及在提案评分中所占的比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体现原创与个性。另一方面,也重点向学生强调了团结协作,要求学生分组实践。
2.课堂教学强化广告专业实践环节
在《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作全面梳理和讲解外,还注重对经典广告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在模拟策划提案的选题方面,考虑到行业覆盖面、策划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性,经过筛选最终定下4个项目:蒙牛直面三聚氰胺危机的广告策划;重组后的新联通新形象的推广方案;《河南科技报》广告推广计划;立足我院的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形象策划方案。
3.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在提案项目的选题上既考虑到课程的现实问题,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学生可以在给出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策划课题,也可以和老师沟通后自己拟定策划项目;在实践操作环节,每个项目小组在任务分配、策略制定等环节,均发挥自主性。各策划小组最后都主动在老师给出的项目中确定了选题,提交的策划方案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考试采取了新的考核方式,学生最后成绩按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与考勤)10%+期中成绩10%+模拟提案成绩30%+期末笔试成绩50%构成。
各小组最后提交的作业包括策划方案的文字版(Word版)和电子版(PPT版)。模拟提案程序包括:主持人宣讲提案内容、提案要求;现场抽签决定各小组提案顺序;各小组讲解自己的方案;小组所有成员接受评委老师提问;评委老师打分并在评分表上附上建议或寄语。模拟提案会结束后,将评委老师的建议或寄语送交各小组。
二、模拟提案实践教学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模拟提案的讲解与提问,同学们对自己目前的专业定位、本专业所面向行业等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就业形势、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对学生增加学习动力、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有效激发了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2.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增强动手能力
通过模拟提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在学习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设计和创意等实际工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主动学习和团结协作精神上,得到极大的帮助和提高。
三、模拟提案实践教学对培养广告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
1.实施教师、学生的“教学互动”机制
实践教学的展开,离不开实施教师、学生的“教学互动”机制。在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转换,他们的学习活动已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演”,是一种主动的实践。
学生准备模拟提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广告策划与创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分析与运用的过程。广告教学互动机制的运行,课程标准会更显得多样灵活,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空间、探索空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可以充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主动、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因学习能动因素的单一所造成的兴趣缺乏问题。
2.高度重视实践环节,增加实训教学时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要加大软硬件投入,包括创建实践基地,增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选修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组织广告策划活动等。如举办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我院已举办两届)、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河南之星艺术大赛、金犊奖等各类大赛,举办模拟策划提案会等实践教学活动。多方面、宽途径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拓展实践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践的活力与魅力,形成良好的实践环境。
3.着力培养和打造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只有把众多的能够深刻影响莘莘学子的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起来,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深化实践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才能担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适时地把教师好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成果进行推广,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开拓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方案,为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搭建平台。
(营销系 于 平 刘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