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 投身实践觅真知 [第210期]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9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

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可以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职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

2008年,我院学生在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8个系的46个服务队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人数达401人。实践项目包括:调查研究20个,环保公益10个,教育助学5个,政策宣讲5个,社会服务3个,义务宣讲,法律援助和其他项目各一个。在院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我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院的特点,从满足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入手,强化社会育人,实践育人的目标意识,努力尝试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开展活动的途径和方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取得了不俗成绩。

1.全面调查,重点研究

我们走出校园,踏入了社会,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包括企业运行、市场营销、大学生就业、绿色环保、农村医疗建设、农村环境和北京奥运宣传等。这些调查所涉及的地区不仅包括省内一些市区县,还包括烟台、天津、深圳、济南等市区;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与国家政策制度和经济发展有关,还与大学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比如关于“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调查研究,让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上更加清晰地了解大学和大学生活;经贸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开展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部分商业领域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通过模拟论坛的形式,交流情况,提出共同和谐发展的建议。

2.宣传环境保护,共建绿色家园

我院学生深入农村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如“环保精灵”服务队开展了对“限塑令”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宣传使用塑料袋的危害。我院与中原工学院的学生共同组织到龙湖镇打扫卫生,到校外清除白色垃圾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还组织了大学生实践团队,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擦洗维护道路护栏,向行人宣传交通安全规则及公民道德,提倡大家爱护环境。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吃苦耐劳,品德意志得到了锻炼。

3.深入乡村支教,关注基层教育

我院同学有的到革命老区或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展扶贫支教;有的到革命纪念地或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郑州烈士陵园、省博物馆、南街村、七里营刘庄等参观学习;有的到教学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如龙湖一中、南阳华龙高中、鲁山一高等实习,积累经验;有的在郑州市区开办英语、电脑等专业知识培训班;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为海寨希望小学爱心捐助。此外,送科技下乡是我院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贸系“新视野”发现团服务队在段吉屯村以专家讲座、科普图书免费发放等方式进行了“送科技下乡活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4.响应国家政策,服务科技文化

我院学生积极为北京奥运加油,开展了一系列的支持北京奥运的活动,如到郑州、开封等地进行政策宣讲,宣传奥运知识,提高大家支持奥运的意识。有的参加了以宣讲法律知识为主题的“四进社区”活动,深入到乡村农舍为村民讲述法律知识;国贸系学生法律援助服务团广泛宣传法律知识;文法系同学在龙湖广场举办了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

5.积极实践,搞好服务

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暑期社会实践是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好机会。在校大学生深入农村、城市社区等进行服务,如到酒店、餐厅做服务生;去商场超市做导购员;帮助贫困户、慰问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搞联欢会。有的还接过农具,下地干活,去体验农村生活。我院还组织了多支实践分队深入基层矿区,切实与矿工交流,并开展“科技、法律、卫生”进矿区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加强了社会交流,开阔了视野。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困难

1.资金不足。许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时,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下拨资金有限,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还要自己解决一部分资金,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制约了实践活动的开展。

2.缺乏教师指导。大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教师指导和协助不够,有的甚至没有,完全依靠学生,致使实践活动效果不尽如意,同学们学到的东西也不多。

3.社会重视不够。大学生实践活动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影响力有限,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机会不多,配合不积极,新闻媒体报道较少,企业赞助也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组织管理不完善。一些管理者和教育者没能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巨大作用,在涉及到财力、物力和组织管理诸多问题时,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支持,或只做片面的指导,实践活动欠深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团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等多头管理问题,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协调。组织形式不够灵活,活动多限于假期。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安排实践活动。实践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总结交流不够深入,欠缺理论高度。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努力方向

针对暑期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和不足,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1.提高认识,引导各个层面全方位关注

广大学生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高度出发,充分提高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领导和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暑期实践动态,保证开展活动的全面性、集中性、统一性与协调性;此外,引导高校、社会、媒体全方位关注,使大家对暑期社会实践重视与认同。

2.加强管理,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

有针对性地建立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的爱国教育基地、爱心服务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拓展社会实践阵地和堡垒的领域。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导和管理,并及时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突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和整顿,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筹措相应资金、技术和宣传工具,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统筹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安排部署。

3.总结经验,健全完善社会实践机制

学生、指导老师和高校三位一体,及时总结社会实践开展的大量经验。要使经验总结充分涵盖实践内容、实践途径、实践管理、实践成果等一系列核心环节产生的心得、体会与感想。高校有选择性地加以规范、研讨,表彰先进,推广典型,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培育高校社会实践新特色,使高校的社会实践机制得以不断健全和完善。

4.有效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前高校加强教学实践改革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意识,鼓励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与兴趣特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深入生产工作一线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业务培训为准绳,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顺应时代浪潮,提高核心竞争力。

(学通社)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