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奉献者之歌 [第220期]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2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记优秀教工、学生宿舍16号楼楼长王得俊老师

在和谐美丽的升达校园,有许多为学生服务的管理老师。由于他们不辞辛苦、不知疲倦的忘我工作和默默奉献,我们的校园才愈加整洁有序,才愈加文明和谐。学院2008年度优秀教职工、第三宿管区区长、学生宿舍16号楼楼长王得俊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对楼管工作一丝不苟

王得俊老师2002年来院工作,至今已有七个年头。面对“楼长”和“管区区长”的双重工作,他总是以尽心尽职、一丝不苟来诠释肩负的责任。众所周知,宿舍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安逸洁净的生活环境,王老师每天都会挥动着拖把、扫帚,打扫楼道,卫生间及其它公共区卫生,清理垃圾,不怕脏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生活方便,他每天在宣传板上发布天气预报、通知校报领取、公布退钱名单;为了给同学提供出行方便,每天他都会花费一些时间,将16号楼的300多辆自行车摆放得整整齐齐。16号楼住着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由于作息时间不一致,宿舍管理增加了许多难度。王老师的应对办法是人不离楼,楼不离人,全天候工作。他几乎全天、全月、全年在校工作,即便吃饭,学校规定的75分钟,他只用30多分钟便匆匆赶回工作岗位。三号宿管区的17号楼是女生宿舍,尽管工作有一些不便,但王老师不仅询问楼管情况,还常常在清空宿舍楼后深入楼中,仔细检查卫生,认真解决问题。

为学生服务满腔热情

王老师在工作中,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热心为同学们服务。每当大家向王老师寻求帮助时,他脸上始终洋溢着温和的微笑。若有家长来校探望学生,他会腾出自己的办公室让家长与学生尽叙相聚之情。16号楼上住着300多名大四学生,每当看到有的学生因学习有压力或找不到称心的工作而闷闷不乐时,王老师总是主动与其谈心,热心开导,劝他们先就业再择业,不要把眼光定位得过于高远;还叮嘱他们注意身体,注意安全。王老师时刻关心着本楼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一次,一个同学夜里突然生病了,凭着多年的生活经验,王老师觉得很可能是急性肠炎。他急忙给医护人员打电话,然后连忙搀扶着生病的学生,把他送到健康中心。直到这位同学打上吊针,有医护人员照顾时,他才赶忙返回值班室。

还有一次,冬季的一天晚上10点多钟,一位酒醉的外校男生误入16号楼,王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陪他一间一间地挨着找宿舍,楼上楼下、东边西边,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后来,那个男生酒醒了,道出实情,王老师不但没有一丝责难,反而找出自己的一件大衣给他披上,并把他送到了保卫科,安顿好让他休息。事后,那位男生对王老师感激不已。处理完这件事,回到值班室,已是凌晨两点,而这天恰恰不是王老师的工作日。

王老师的家乡在南阳,离家较远,对家里的照顾难免少了很多,对此,王老师无怨无悔。他说,“既然来了,就应该把工作干好,这样,我心理踏实”。多么朴实的语言,这正是一位优秀工作者的写照。

(学通社    国贸系           会计系     雯)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