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发挥优势 巩固特色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218期]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升达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

□ 教务长   郭国安   教授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质量工程”的精神,真正领会创办人的办学理念及“三三三制”办学要点,落实崔院长提出的“确保学院教学为中心地位”的指导思想,教务处从第9周至第13周,开展了具有升达特色教学管理的期中教学检查,旨在对上半学期的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对今后的工作起到前瞻性的指导,进而起到稳步提高我院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体检查: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进行期中教学检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崔院长一贯高度重视期中教学检查,抽出时间参加教学检查工作,对各系(部)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进行指导。崔院长多次强调期中教学检查是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一大特色和优良传统,是我院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教学督控体系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继续坚持期中教学检查,而且要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让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文件精神,真正领会落实创办人办学理念及其核心“三三三制”,不断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各系(部)对本次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十分重视,自第8周接到教务处的期中教学检查实施方案后,先后分别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由系(部)主任为组长、教学秘书和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的检查小组,为本次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务处与督导组分成两个检查小组,于第11周分别对各系(部)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结果看,与上学期相比,各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首先,各系(部)从思想上更加重视,其次,检查组织工作更认真细致,第三,教师的教学资料准备更加充分,第四,各系(部)还突现出不同的特色。如外语系汇报的材料针对性很强,重点突出;国贸系有新的思路;会计系重视专业特色建设;资讯系老师展示的教学资料更加充分详细;艺术系在材料准备上下了很大功夫等等。所以总体而言,各系(部)基本做到了常规教学自查要求严格,资料规范整齐;重点检查工作扎实,效果明显。

常规检查:资料完善 制度严谨 活动丰富

讲稿、教案、教学小结、记分册、作业等教学资料是一名合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必备要件,体现了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心及职业道德,所以期中教学检查对教学资料的检查历来都十分重视。

在各系(部)自查评级的基础上,教务处和督导组抽查了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料。很多老师的资料都比较好,如会计系的张欣、毕鹏翾、吕永霞、蒲敏等;国贸系的杨毅、刘洪芹、冯巧玲、韩金红等;企管系的姚红、孙国俊、静天魁等;营销系的寇玉琴、宁震霖、田振中等;外语系的郝玉娟、黄飞菲、刘树阁等;公外部的王力维、宋玮、张利等;资讯系的刘纪大、冷建华、周湘贞等。共科部的代振华、李艳萍、崔振文等;文法系的周会蕾、王斐、乐铄等;艺术系的徐埼、安冉、裴照亮等;体育部的王楠、孙明轶等。这些教师的教学资料具有共同的特点:1.讲稿内容充实,基于教材、高于教材,有资料补充,联系实际介绍学术动态和前沿理论。2.教案填写项目齐全、认真。3.教学小结言之有物,有经验总结、有教法探索,有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4.作业具有思考性,批改认真、有评语、评分科学合理。5.记分册填写规范清楚。希望广大教师向他们学习,为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教研室活动受到各系(部)教师的重视,教研室活动不断向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迈进,内容也不断丰富、充实,效果不断显现。教研室在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开展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经验交流、参与教学计划的讨论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专业发展和专业特色、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开展科研工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研室活动搞得比较好是这次检查中的一大亮点。艺术系在汇报时展示了教研室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公外部不仅有传统的教研活动,而且还有读书、听课、科研小组的活动。有的教研室活动了2次,有的教研室活动了3次,外语系活动了7次。

为了使教学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情况,发现并解决教学运行、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稳定教学秩序,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学院建立了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通过检查发现,各系(部)主任、教学秘书、辅导员都能够严格按照学院规定听课,认真做好记录,完成或超过规定听课次数要求,企管系主任听课多达20多次。希望各系(部)继续重视此项工作,通过听课,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检查:精品课程成果丰硕 专业特色突出显现 团队建设逐步发展

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又取得丰硕的成果,学院对各系(部)申报的13门精品课程进行审核验收,根据验收标准,经过严格审核,验收通过了9门。在本次检查中,发现相关系(部)对现在和过去评估验收通过的精品课程都进行了完善和充实,包括调整组成人员、补充缺少的资料、更换或撰写出版教材、录制教学视频、培养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教研等。如会计系的《基础会计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在本学期已经上网,营销系建设了可供全院共享的网站,企管系《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本学期补充了上万字的资料等。对没有通过评估验收的课程,相关系均表示将针对不足,尽快改进完善充实,争取早日通过院级精品课程的评估验收。另外,体育部为精品课程建设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准备将《体育舞蹈》、《篮球》两门课程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艺术系表示一定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通过院级精品课程的评估验收工作。

各系(部)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我院人才培养定位目标,积极探索本部门的专业特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加以落实强化。如会计学专业已形成“一专多能,两证多照,多教并举”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目前的特色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建设规划,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科研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措施;公外部提出了“重基础、重实践、重效果”的特色定位,正在努力打造《综合英语》特色课程,并已采取措施落实并取得一定的实效;营销系精心设计了适合学生特点的作业题目和调研项目,进行了校企合作,为学生实习建立了平台;外语系在“精英语,强听说,懂经贸”的专业特色定位之后,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企管系将特色定位在“懂理论、重实践、会应用”基础上,积极利用周边资源安排实践实习活动;国贸系提出了“就业导向,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特色专业定位;资讯系提出要为学生“考研、考证和应用”服务的指导思想;艺术系也正积极探讨科学的特色专业定位。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仅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各系(部)十分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断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各系(部)一般的做法是以教研室为基础组建教学团队,开展活动。这次检查又出现新的思路。如会计系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外语系组建基础课程组团队和专业课程组团队,国贸系则在探讨跨专业、跨系科组建教学团队。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必然会找到更适合我院教学团队建设的科学模式。

考研考证:组织有方 辅导得力 成绩骄人

考研考证是检验掌握专业知识能力的有效形式,各系在考研考证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绩。各系根据本部门的专业特点,都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导帮助学生考研考证。“两证多照”作为会计系专业的培养特色,在考研考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针对会计从业考试、考研、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进行专门辅导,提高了通过率。截止目前,会计系1名在校学生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文法系学生的考研热情及考研成绩在逐年上升。今年法学专业毕业生共122人,59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有48人上线,上线人数占报考人数的81.4%,占专业总人数的39.34%;汉语言专业毕业生141人,50人参加研究生考试,有27人上线,上线人数占本专业总人数的19.14%,上线率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资讯系1名学生通过高级系统分析师考试;企管系旅游专业在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也取得了喜人成绩,通过率达67%,比全省平均通过率高出近40个百分点;其它各系也在考研考证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树立典型:学生评选   系部推荐 学院评定 表彰鼓励

根据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安排,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选出19位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是:国贸系韩金红,会计系冯丽艳、徐双印,企管系冯善德、孙子文,营销系刘前红、梁金萍,外语系郝玉娟、韩淑俊,资讯系周湘贞、李冬芳,文法系徐静、郭殿忱,艺术系裴照亮、刘益民,共科部韩芝隆、时延春,公外部王思燕,体育部贵永玲。

总结经验: 查找问题   克服不足   加以改进

1. 检查中发现个别老师记分册上登记的分数与作业批改的分数不一致,有些作业没有打分,记分册上却登记有分数,不规范。

2. 有些教师将旧教案的日期、班级修改后充当新教案。

3.某些兼职教师的教学资料十分简单,态度不端正。

4. 有些系(部)的总结汇报与往年相比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本次检查实施方案进行总结。

5. 有些教师的教学小结十分简单,内容不深刻、态度不认真,有应付之嫌。

6. 有一个系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教学事故,很不应该,现在正在进行调查处理。

通过此次教学检查,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工作上的不足之处,要加以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秉承创办人办学理念,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工作思想,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抓起,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为保证,来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使教学与管理工作相互促进,互为良性发展,确保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