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宣传艾滋预防 趣谈英语学习 [第247期][2010-12-01]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7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艾滋病日话“AIDS

艾滋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头号公敌。在我国,性传播正成为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据联合国报告称,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达74万,而且每年新增感染者5万余人。目前中国87%的县均有艾滋病感染者,疫情最重的省是云南、广西和河南。艾滋病对国人的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抗艾形势不容乐观,防治艾滋病已是当务之急。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美国发现至今,短短30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值第23个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宣传艾滋病防治是我的社会责任,而宣传英语学习是我的本职工作。大家知道,艾滋病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英文缩写是“AIDS”。在这里,作者对“AIDS”进行了“偷梁换柱”,换成另外四个单词,这里所谓的“AIDS”就变得十分有趣,成“良性”的了,对英语学习也大有裨益,希望同学们能够患上此“AIDS”,并且能传染他人,共同学好英语。

1.Action(行动)。英语里有一谚语叫“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百说不如一做)。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要付诸于行动。英语学习也是如此,不要老说“我要学好英语”、“我要拿奖学金”、“我要过四、六级”,要行动,否则,那只能是愿望或梦想,最后甚至成为妄想。在行动之前,还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干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都要明确,不能毫无计划,毫无目的学习,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这里指计划的指挥)。

2.Interest(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过程中富有活力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信息感兴趣。当你一天不学习英语,心中好像没着没落的,有一种失落感,这表明你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就很难在英语学习中“登堂入室”。而由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产生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很多学生在中学时就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但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一种素质教育。大学英语课堂都是在快乐、轻松、有趣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不再是“填鸭式”教学。对大一新生来说,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习惯,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听说能力。第一学期的英语成绩尤为重要,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以后两年英语的学习,因此开学伊始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3.Development(发展)。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养成了“要我学”的习惯,进入大学以后很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以致有些学生非常“怀旧”,老拿过去的老师与现在的老师作对比,感觉总有许多不如意。其实,这些学生大都依赖性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大学教育的要求是“我要学”,真正做到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理念。大一新生必须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要发展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切不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记忆力以及生物钟等各不相同,模仿别人只能是“东施效颦”,所以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4.Success(成功)。英语习语里有这样一句话:“Opportunities are only for the prepared minds”(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同学们能遵循以上三点,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你们离成功还会远吗?英语学习没有捷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兴趣转化为持续的行动,把发展看作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艾滋病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一个巨大威胁,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作为大学生,面对真正的艾滋病,要坚持洁身自爱,而对本文介绍的新“AIDS”,希望能在英语学习上对同学们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公外部    张庆凯)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