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工系教学秘书 白 鑫
教学秘书是高校基层专职从事日常教学管理的人员,在系领导的领导下,根据教务处安排,负责教务,辅助教学,协调教学,是沟通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对整个教学秩序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
教学秘书肩负着为师生营造良好工作、学习环境的使命,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学生学籍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评估等。教学秘书充当着多重角色:细致的服务者、积极的协调者、创新的实践者、严谨的教育者。
二、教学秘书的功能
服务功能。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是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教学秘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在年龄、经历、性格、学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有差异,使教学秘书的工作难度随之加大。因此,教学秘书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诚相待,急教师所急,解学生所难,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沟通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秘书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纽带,是师生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令下达、下情上奏的作用。所以,教学秘书要做好教务处和教学单位之间的沟通,以及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
监控功能。教学秘书要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包括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完成、学生作业批改检查等,组织学生座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监督期中、期末对学生的考核工作。
三、教学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教学秘书只有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熟悉本系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了解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保证各项工作平稳顺利开展。系部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与系级教学单位的中间环节,对上是执行者,对下是管理者。教学秘书在具体工作中,执行与领导、计划与实施、组织协调与监控等并存。学校下达的任务要严格执行;本系的教学活动需确定目标、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各教学单位与系部之间、教师和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要相互沟通。
(二)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管理水平,决定着能否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不仅有较强的应对能力,而且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具有高“逆商”指数,有助于增强工作责任感,有助于与同事紧密团结,使工作更有自信,进而出色完成工作目标。
(三)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教学秘书应系统地学习各种有关教育管理知识,如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等,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文化、业务素质。同时,要积极参加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胜任工作,才能从容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四)要具备灵活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有创新才有发展,教学秘书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视野,积极配合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方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需要的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思想素质。在政治上,教学秘书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业务上,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事务中,要勇于吃苦,乐于为学生和教师服务。
(二)提高职业素养。一是原则性,教学秘书的每项具体工作都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相关,处理事情要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二是准确性,教学秘书要负责各种考试安排,这是干好工作的保证。三是客观性,向领导反映情况、沟通各部门的工作,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四是合作性,接人待物要热情周到,处处替他人着想,和每位同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提高业务素质。首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活动往往周期长,涉及面广,教学秘书要具有长远眼光,善于谋划,协调好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教学秘书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教育管理理论,了解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化办公操作技能。
(四)重视工作环境改善,提高工作质量。教学秘书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学院领导应从制度层面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秘书的选拔和培养,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学秘书进行培训和安排进修,组织学术交流和参观活动,鼓励教学秘书参与教学教研,使他们尽快掌握科学管理的理论知识,提高工作热情和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