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浅谈教学的艺术 [第269期][2012-03-01]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文法系    王敏凤

《礼记·学记》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其歌声而流连难忘;善于教学者,能使人继承其志向而不懈努力。作为教师而言,只有讲求艺术的授课,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一、提升个人修养,沟通学生心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修养吸引着学生,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首先,个人修养包括浅层次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衣服容貌,可以悦目;声音语言,可以悦耳;举止习惯,可以悦心。教师如果衣着得体,妆容大方,学生看在眼里就喜欢;言语谦和,语调合宜,学生听到耳中就高兴;举止端庄,礼仪周到,学生就会心悦诚服。

其次,个人修养更包括深层次的道德品质。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学识、道德、谈吐、权力、外表等等。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敬畏和顺从,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能感动与感染学生的是教师内心的修养——正直、诚实、守信、谦逊。只有这种力量才是永恒持久的,它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如果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二、结合教学实践,选对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折射了一个教师的讲课艺术。教师要把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转向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来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如《大学语文》,这是普通高校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互动研讨,由表及里,逐渐提升到在精神、灵魂、生命境界有所感悟,让真、善、美成为学生自觉的向往与追求。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感悟、受熏陶;应采取多种手段刺激、引发学生情感,将情感领域教学系统化、具体化、规范化,以至达成兴趣、思维、规律、习惯四个目标。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因材施教,注意分析学生智能水平,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有基础的学生,一边重新学习,一边提示学生学过的知识,注重唤醒学生头脑中已存的汉语知识,强化其记忆;对水平较高的学生,使用的词汇语法都会相对复杂一些,并注重其口语的流利程度。

三、培养教育智慧,做好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为课堂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纲领,是课堂环节顺利展开的有力保障。教师如能艺术地设计课堂环节,课堂就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课堂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其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应该设计得最自然、最恰当、最精彩。如: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计算机集文字、形、音频于一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采用提问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情景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氛围中传授知识。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

课堂结尾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课堂结尾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作用。对课堂结尾的设计应力求凝练、真实、实用、深刻,让学生体验到“课已止而意未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与心理方面的铺垫。方法有:提出问题、巧设悬念、留有空白等等。

四、保持工作热忱,融入教学情感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工作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心灵。这样,教师就可以用自己充满激情的教态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该对工作永葆热忱。热忱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带有执着心理状态的持续不断的热情。它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奋进,进而产生对事业成功的渴望。

其次,教师应该对专业充满激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人更想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很多人羡慕计算机、金融等专业。不可否认,这些专业确实诱人,工作后是高薪待遇。但我觉得,文学专业更有其自身的魅力。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情达意;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热爱自己的专业,饱含激情研究自己所钟爱的语言文字,传授着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

最后,教师应该对学生饱含爱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这样,学生会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而教师也会在学生的尊重里看到自己的价值,实施自己的教学。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