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获河南省教育厅等举办的《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二等奖
□ 文法系 田妍妍
梦想是珍藏在内心深处的强烈渴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描绘了“美丽中国”的蓝图,指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总书记平实的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灵,全国各地都在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中国梦、发展梦、民生梦……
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研究生毕业后,我的这个梦实现了,成为了一名教师。我爱我的职业,并深深明白:教育承担着强国之梦,学生优秀国家才有希望,我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给学生传递信心,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学生远走高飞,成为栋梁之材,从而,让祖国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没有辛勤浇灌,哪来春色满园桃李芬芳?没有笔耕墨耘,哪来祖国昌盛,千万栋梁?一批批学子成长,浸透了师者多少心血与汗水。罗国杰曾说:“教师就像蜡烛,不断地消耗着、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教师又像一根粉笔,把知识传播给别人,而渐渐地磨损着自己;教师又像一架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
为了早日实现教育强国之梦,我在教学中勤勤恳恳;为了上好每门课,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以及结构、重点、难点了然于胸,掌握逻辑,并在课堂讲授时突出重点,表述言简意赅。同时,注意信息反馈,课下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兴趣需要,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况,调节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采取措施给予解决。每天,我不时反省自己:是不是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是不是上课比昨天精彩,等等。为了梦想,我选择只争朝夕,精益求精。
时代在迅猛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我要求自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培训,经常在网上查阅资料,主动观看学习优秀老师的视频公开课,以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中,我一直认为爱是维系“师生情”的纽带。叶圣陶说过“小学生如嫩苗,逢雨露则欣欣向荣”。这句话告诉我们,爱心是架起师生沟通交流的金桥。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发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真善美的灵魂。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七年,时间不算长,虽然很累,很苦,但细数往昔岁月的辛勤付出,收获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老师是爱的化身,是奉献的代名词。我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紧跟时代步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学生当作课堂最为重要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要高标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我一定要在校园深深扎根,使学生的心中鲜花绽放。
教育的责任,在每一个禀赋教育热情者的心中流淌,浸润在关爱学生的氛围中。我要担当起教育的责任,用心教学,认真负责,站好讲台,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教师的中国梦,系着孩子,系着家庭,也系着民族与国家的未来。我一直认为,教育是我一辈子的事,需要一直努力走下去,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变,与时俱进当一名好老师,奉献绵薄之力,以自己的涓涓细流,汇入中国教育的汪洋大海,促进教育的强国之梦进程。我相信,经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将收获成功的喜悦,必将实现我们教育的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