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外部 王莉莉 教授

我院专科英语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应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突出岗位语言运用能力的实用性,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具体改革意见如下:
一、课程改革。一是针对我院专科学生英语学科基础现状,开设一到两学期的基础英语必修课,其内容为英语基本词汇和基础语法;二是从第一或第二学期开始开设职场英语必修课,其课程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三是大二开设两个学期的“专升本”英语选修课,课程与大一第二学期基础英语B级课程相衔接;四是针对有出国需求的学生,大二和大三开设3个学期的出国英语选修课,内容以ACT、托福、雅思考试为主。
二、教学改革。一是将我院办学目标、学生需求和英语学科规律有机结合,提出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二是采用课堂讲解和模拟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做、验一体化”的多元教学;三是探索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多种教学手段,如网络自主学习、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教材改革。基础英语必修课和职场英语必修课教材的难度要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突出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条件,探索校本教材的开发,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四、评价体系改革。基础英语必修课和职场英语必修课在4个学期内完成,总学时为272学时,总学分为16学分,每学期4学分。“专升本”英语选修课和出国英语选修课在3-4个学期完成,每学期2学分。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估(60%)+终结性评估(40%)。终结性评估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分别占10%和30%。形成性评估包括3部分:课堂活动与预习复习占20%,作业成绩占20%,第二课堂参与占20%。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证照考试。
五、教学管理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二是加强阅读、听说、写作、翻译4个教学团队建设;三是完善学生联系与反馈机制,达到沟通畅通、反应迅速的目标。
六、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长短期进修、深造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二是注重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七、保障措施。一是探索建立选课制度,实现学生自主选课;二是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这些最新的教育技术带来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教师定位和学生学习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三是升级备课条件,购置配备有关设备;四是利用暑期长假,开办英语补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