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我的梦,中国梦 [第313期][2014-7-1]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3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获河南省教育厅等举办的《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二等奖

 国贸系  孙永杰

历史的珠贝狠狠地划破时光的面容,岁月的年轮无情地碾压生活的轨道。时光如东逝的流水,然而,却永远带不走我心中那份永恒的梦——坚守岗位,兢兢业业。

这份梦想是在初中我读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若有所思,产生共鸣,认定这就是我毕生所要追求的梦想,从此,这句话也就成为我的座右铭。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明白生活的艰辛,我懂得现实的残酷。虽然家庭生活拮据,但我始终对知识怀着无尽的渴望。父母顶着巨大压力供我读书,每当我看见他们为生活所愁时,我也想过辍学打工挣钱补给家用的想法。幸运的是,我赶上一个好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才有机会步入高等学府。当我顺利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并成为毕业生留校的一员时,少时的梦一直在我脑海萦回——在升达实现自己永恒的梦。

在升达,首先,我是一位老师。老师像蜡烛,照亮了知识的路程;老师像春雨,把点滴知识播撒在学生心中。三尺讲台,是知识的发源地;三寸唇舌,是知识的传播路径。每当我看见学生那一张张对知识渴望的面孔,那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听见他们那郎朗的读书声,听见他们内心世界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呐喊……我的心情都会激动澎湃。我明白,我是一名光荣的知识传播者,我还是他们命运的改变者之一,我要以最饱满的激情,以最佳的状态,全力以赴,给他们以心灵的鸡汤,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其次,我是一位辅导员。在学院,很多学生从外地来到省城,有的或许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对另外一个新环境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寝食难安,导致各种疾病。另外,大学生活完全不同于中学那种压抑的生活学习,很多学生也因此茫然不知所措,时时感到无事可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弄得一团糟,虚度青春,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和大学里的优质资源。再者,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温室中成长,经不起诱惑,受不起打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和意识,甚至全国许多高校接连出现大学生因感情失意,或老师的一句教训而轻生,最终失去宝贵生命,令家庭和社会承担了巨大的伤痛。大学生是民族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深知,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责任重大。我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疑惑与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地进入美好的大学生活中。平日里,我上课堂、下宿舍,积极与他们沟通,紧跟他们思想的步伐,做到与他们有共同语言可说,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及时解决他们中间发生的突发事件。

尽管我的生活还不算好,尽管我的收入还不算高,尽管我的职位还很低,但我的梦始终坚定地在心中——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即便我的梦想还遥不可及,但我的梦想之旅早已离开原点,梦想之花已悄然绽放。我始终相信,梦想的帆方向不错,梦想的航向就永远不会偏离航线。

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些英雄陪伴与鼓励我坚持自己的梦:

仍记得“最美女孩”孟佩杰!独力支起破碎家,带母上学书孝义;

仍记得“新时代雷锋”郭明义!20年来为表率,家中苦寒无人知;

仍记得“索道医生”邓前堆,溜索行医轻己命,妙手仁心济苍生;

仍记得“草鞋书记”杨善洲!甘弃晚年清闲乐,为国造林不酬劳。

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求的自己的梦,实质上就构成了中国梦的基石。从根本上说,我们的梦生根发芽,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的土壤。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伴随。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成长,我们的梦才飞得更高。

梦想,是一盏在黑夜中指路的明灯;梦想,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中国,我想和你一起实现心中的梦。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