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教育

开放办学 特色发展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2020--2021学年学校工作报告 [第424期][2020-9-16]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5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xks

校长  郭爱先  教授

2020831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暑去秋来,天高气爽。新的学期开始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行政班子向暑期坚守在工作岗位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向新入职的所有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就上学年主要工作、本学年工作思路向各位作简要报告,请大家审议。

第一部分   上学年主要工作

上学年,全校师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进取、奋发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不忘初心,特色发展思想奠基助航

学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各级文件精神,邀请省内外专家、知名学者莅校讲学,组队赴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学习调研,出版“教育思想大讨论优秀文集”。这些活动的开展,凝聚了大家对特色发展的共识,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部署,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指挥部和9个工作专班出台数个工作方案和20多项制度,召开30多次专题会议安排防控工作;董事会投入200多万元为疫情防控做好物资保障;新郑市2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我校被评为郑州市防疫先进单位;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设线上课程847门,有力保证了学生“停课不停学”。

三、增资免费,师生归属感大大提升

疫情发生以来,董事会不吝资金为全校师生送温暖:自2020年1月份起普涨工资,最高涨幅达20%以上;为后勤商户免3个月租金;退还全校学生一学期2200万元住宿费用;拿出100余万元为2020届考研考证、优秀毕业生等同学提供丰厚奖励;为教职工发放口罩,提供工作餐;出资10余万元为我校1300余名参加专升本考试的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用水用电、租车送考等服务。

四、多措并举,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高

学校开展校本培训20余场,校外培训、学术交流159场次,网培课300余门,累计培训4330人次。19人参加国内外大学委培博士研究生;30人分别通过教师高级职称评审,17人通过“双师型”教师认定;11人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教学标兵、学术技术带头人、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6人获评郑州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政府督学和技术能手,2人获评2020年度最美军嫂;8人在2019年度省教学技能竞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

五、厚积薄发,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组织了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制定了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方案、2019版专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课程教学大纲。4个专业被评为河南省一流专业,3个专业获批省民办教育专业建设资助项目;3个专业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专业获评郑州市急特需专业建设点;新增1个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4门课程获批2019年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3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

获批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市级项目8项;1项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我校省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5个教研室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8个合格基层教学组织;1个教学团队获评郑州市优秀教学团队。

六、严格管理,教学质量文化初步形成

教务处举办第十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完成了全国教师资格考试考点首次承办工作,获批2019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

质量监控中心开展网上课堂教学、毕业论文等专项质量督查;完成2019年度国家数据平台填报和学校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

双创学院深入推进创业课程培训和孵化平台建设,举办了我校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和“筑梦树杯”科学工作能力网络竞赛;为创业大讲堂新聘创业导师13位,创新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立项2个、省级8个、市级8个。

七、以生为本,管理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扎实做好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2020届毕业生中241人考取硕士研究生,4人考取注册会计师,36人通过司法考试,116人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

持续开展“爱国教育”“劳动教育”“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省市、国家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1080项,同比增长229项。

校院联动,心理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学校在积极落实国家资助的同时,又设立专项经费,仅2019年度就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特困生补助等1563万元。学校荣获2019年度省“资助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八、互融互联,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学校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导小组,推进校企合作项目4个,政校企合作共建升达本相茶文化学院暨郑州市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茶艺师及评茶员鉴定站、昆山学院两个产业学院。

应用科研水平持续提升。上学年科研立项517项,结项390项;获厅级以上奖励71项;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近百万元(54+ 4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95篇,其中C刊与核心刊物论文57篇;出版专著25部,专利授权12项,著作权19项。

九、服务至上,综合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学校加强综合条件保障,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总务处基本完成了新建图书馆、公寓楼、学生宿舍楼等主体施工,统筹做好了动力供应、维护运转、饮食保障等工作,被郑州市公安局评为“2019年度高校维稳安保先进单位”。

十、亮点纷呈,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对外宣传卓有成效。学校举办建校26周年办学成果展,刊文《中国教育报》,展示创办人的光辉业绩,记录升达的辉煌历程。新闻中心向知名媒体推送稿件300多篇,其中6篇被教育厅网站收录,20多家媒体报道我校500余次;新媒体在各平台推送文章的总阅读量达200万余次,省教育厅官微今年报道我校40余次;我校官方微博、微信均位列全省前十名,最好名次为全省第七、民办高校第一、全国民办高校第三,极大提升了学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招生工作成绩斐然,2020年招生计划数突破10000人,普通本科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分别超过省二本线26分、36分。就业处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形式,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企业近4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2万余个。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2019-2020学年是全体升达人砥砺奋进之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年。2019年我校高票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荣获2020年“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第三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最新发布的武书连2020中国(157所本科)民办大学排行榜中,我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19名、河南省第2名。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和贡献,请允许我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第二部分   本学年工作思路

华章初展的2020年,是学校教育事业特色发展的奋进之年。本学年,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一个目标,强化两个战略,提升三种能力,做好四项保障,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一、坚定一个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

1.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

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办学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坚定这一办学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制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中国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我国“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重要机遇,社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要站在国家高度、着眼长远,明确学校办学方位、服务方位、发展方位,系统谋划符合我校实际、引领未来的发展规划。

要制定规划编制方案,成立工作班子;组织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梳理学校“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果和经验,找准主要问题与瓶颈;做好社会需求调研和校情研究;邀请政府、行业、高教专家、杰出校友和我校教师参与规划制定与论证;抓好规划的解读、实施、动态调整和实时评估等工作,为实现办学目标画好新时代的设计图和施工图。

2.落实好合格评估整改工作

评估合格只说明我校取得了本科办学合格证,但距办学目标依然任重道远。要充分认识评估整改自查自纠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对照相关文件和学校整改方案,对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进行逐项自查,明确短板和问题,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认真整改,扎实建设,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办学条件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强化两个战略:特色发展、开放办学

1.强化特色发展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名片,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进入提质量、上水平、强特色的关键阶段。

本学期我们将深入开展“特色发展”大讨论,邀请专家学者莅校进行相关培训,同时组织骨干到先进院校考察学习,开展研讨,统一思想,明确我校特色发展目标与战略,厘清特色发展思路与路径。

教务处要组织好学科专业特色的培育,根据“融入行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对照我校自身优势,全面审视学科专业建设,进行学科专业大扫描,与同类高校开展横向大比较,厘清我校特色优势专业、适应型专业和基础学科专业,分类施策建设,调整、优化、融合专业群,对接地方需求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把办学资源向优势专业群、特色专业群积聚,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积极探索“新文科、新商科、新工科”建设模式,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

学务处要抓好学校育人特色的打造,认真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的要求,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成长成才铸魂”为宗旨,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强化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特色,深化“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三大教育和“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三方育人,探索“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结合模式,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创业向导,深化三全育人,秉承创办人的“吃苦、吃亏、吃气”三吃精神,“守时、守信、守法”三守品德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强化开放办学

必须进一步增强开放办学意识,以服务需求、合作发展为导向,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加强校政、校行、校企和校校合作,促进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加强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密切合作,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从人员、经费等方面重点保证电商学院、大数据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本相茶文化学院、文创传媒学院等行业学院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聚焦地方战略发展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对接和横向课题研究,密切校政合作、校城融合,全面融入地方发展;以联办硕士为抓手,以培育学科、做强专业为落脚点,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合作,推进学校开放办学。

三、提升三种能力:大学治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一)提升大学治理能力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强化“四个服务”,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发挥党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工会的作用,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关系,推动学校依法治校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2.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实施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博士、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激励;加强绩效管理和督查问责,激励先进,落实学校赏罚分明的行事准则;坚持分类推进,实施辅导员和行政职员岗位职务晋升办法,稳定队伍,鼓励各安其位、岗位建功;试行二级学院目标管理,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水平。

3.提升干部管理队伍素质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管理干部既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又是工作的带领者、协调者、服务者。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抓好干部选拔、竞聘上岗,培养任用优秀青年骨干,坚持从好人中选能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岗才相适、人尽其才;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抓好锻炼培养,增强年轻干部实践经验和实战能力;抓好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基层和师生做好有温度的服务;抓好严格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和廉政纪律,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

(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1.抓好五大建设

一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按照“一流专业”标准抓好专业建设;做好2020年专业资助项目的绩效管理和2021年申报工作。做好近几年招生录取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为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

二是课程建设。要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按照标准扎实建设,提升质量,为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做好准备;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平台和载体,完善教学体系,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做好省级、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立项、建设和后期开放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全面实施2019版课程教学大纲,为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奠定基础。

三是教材建设。建立马工程等教材的审核和使用长效机制,保障教材质量;加强校本教材建设,结合课程思政元素、最新科技成果、学生学情和发展需求,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做好使用与推广工作。

四是实验室建设。实训管理处要根据智慧教学需求和行业学院建设做好教学实训中心的共享工作,加大“智慧教室”建设力度;加强督查督导,实现实训中心全面、有序开放,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照标准,组织好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工作,为省级申报做好准备。

五是质量建设。根据董事长“质量立校”的要求,以“金课”建设为抓手,打造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效课堂;加强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的管理与推广应用;健全课程质量标准、审核、评估、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基于学生能力考核的学业考评制度和考试办法;对标检查,全面落实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保障、管理、监督、评估、反馈与改进”六个环节、“学生自评、老师考评、专家抽评”三方评学和校、院两级联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质量革命”,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就业处要想方设法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重点打造升达个性化、精准化就业指导特色品牌建设,确保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科研处要协同有关单位,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教科研项目,以研究项目为引领,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社团结合专业开展科研和双创活动,参加学科竞赛及“互联网+”等省级以上大赛,推进双创与专业的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创业能力;各院部要营造良好学风,抓好考研考证工作,提高学生考研考证的通过率。

2.严格教育教学管理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强化学校“严教、严管、严考”三严特色。

加强教学管理。慈教严管,引导学生爱国、励志、力行;严格教学管理,继续狠抓教学纪律,加强课堂教学秩序检查,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做好重修学生、退役军人单招学生、双学位学生的教学管理;抓好公共艺术教学、公共体育教学管理和汉语言文字推广,组织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普通话水平和身体素质。

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增加学生课下学习任务和自学时间,通过“读书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勤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我们更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校规校纪。进一步办好“交流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学生满意度。

(三)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服务社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能和办学特点,也是我校的薄弱环节。

1.加强学科建设和应用性科研

学科是服务社会的基础。学科办要依据学校定位,瞄准社会需求,选拔带头人,凝炼学科方向,打造优秀团队,加大经费投入,搭建学科平台,培育专业硕士点。

紧密对接地方发展战略,结合我校优势学科专业,打造协同研究中心,加强政产学研用,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和高层次研究,优化科研机制,加强管理与服务,提升应用科研质量,为科研创新、提升科研服务地方水平提供保障。

2.加强契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建设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落脚点在应用型专业建设,要提升专业与行业的契合度和融合度,对接行业需求设置应用型新专业,改造优化老专业,促进专业定位向契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转变,专业结构向“需求导向”转变,培养方案向“产出导向”转变,促进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变。

3.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基本路径。要不断深化与已合作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融合;精选龙头企业、高水平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建立校政、校行、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实效。

四、做好四项保障

1.思想保障

组织好教职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国家与省有关文件和政策,增强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确方向,为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防疫保障

要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增强防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各单位要建立工作清单,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抓好督查问责,全面落实学校防控工作方案,严防输入,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校园安全稳定,夺取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

3.队伍保障

一是教师队伍。全面做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专业团队建设,配强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博士学位攻读等项目为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继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创新培养培训方式,安排好校本培训、专题培训和特色活动,做好学院教师发展工作,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书育人能力、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专项培训与教育,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提升服务学生能力,引导辅导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职业操守,认真履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是后勤队伍。我们要建立一支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后勤队伍。加强对后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把学生放在心上,把服务落到行动上,提高服务水平。

4.服务保障

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强消防、交通、防诈骗、防渗透等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要加快推进图书馆新馆的装修建设和后勤保障工作;校长办公室要协调组织好学校重大活动,切实做好督察督办工作;融媒体中心要继续加强外宣工作,讲好升达故事,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财务处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审计处要主动发挥监督审计职能,维护学校利益;招生办要科学筹划2021年招生宣传工作,确保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校友办要继续做好校友联络工作;图书馆要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提升信息资源的智慧化与数字化水平;现教中心和信息化办公室要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步伐,重点做好以网上办事大厅为代表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健康中心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维护师生健康;国际交流处要做好外教管理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筹备处要大力推动登封校区建设进程。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回顾过去,成绩令人欣慰,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在新学年里,紧紧围绕学校奋斗目标,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凝聚众志成城之力,发扬升达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服务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把我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