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校园生活

逆境中 决不言弃——记国贸系优秀毕业生王浩强 [第179期]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04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巴尔扎克说过:“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有时候,失败和成功往往只存在于一念之间,绝境中的成功者,往往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

王浩强是国贸系的应届毕业生,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他以总分380分的好成绩,考取了河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公费研究生。这对学业原本并不出众的他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大学头两年,他的学习在班里并不是很好,英语四级考试甚至考了3次都没有通过,但他并没有放弃,通过刻苦努力,今年的考研成绩甚至比一些“尖子生”还要好。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产生如此大的飞跃呢?在谈到自己的动力时,他说:“对知识的渴望,使我为了理想而拼搏。”

王浩强个性腼腆,身材并不十分高大,但身上却散发着一种追求理想的坚定与执著。初期成绩的不理想并没有让他自暴自弃,而是以更加饱满的热忱投入到学习中。大一时,他就立下了要考研究生的志向。他知道自己的实力并不比同学强,因此只有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拼搏。

考研,数学和英语是关键。数学对他来说,尚好对付,而差劲的英语却像一只拦路虎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从大一开始,他就发了疯似的学习英语,天天与英语课本做伴,甚至上其它课的时候,他还在背单词。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时间不可谓不充足,可效果并不明显。第一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便折羽而归。他以为是自己努力不够,在酷热的暑假中他放弃回家,留在学校专心攻读英语,可还是连续3次都没有通过。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他真想就这么放弃,可是想到自己的理想,他最终选择了坚持。

要想有突破,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虚心地向周围同学请教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尖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渐渐地,他终于明白自己英语总也学不好的原因。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多读、多背、多练习,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才能产生语感,而只有做大量的习题,才能充分掌握考研试题的特点。他相信勤能补拙,每天早晨6点,他就赶到图书馆早读。下午,还要抽出2小时将上午背诵的文章统统默写下来,加强记忆。晚上,再抽出3小时做历年的考研试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他终于在今年的考研中,英语考出了61分的好成绩。他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只要我们能够突破自己的弱点,便能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在谈及四年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收获时,他说:“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信心,在逆境中,决不言弃。”

(学通社      郭    沛       王   茹)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