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校园生活

《老乡》的背后 [第187期]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5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老乡》是我院艺林曲艺社继《圆·点》之后拍摄的第二部校园DV。11月13日,它在思源会馆的公映取得了圆满成功。朴实而又深刻的剧情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老乡”一声声响在我们耳边,也砸在我们心上,让我们感动、深思、反省。

“老乡”这个称呼的背后,是一位贫困却又苦苦支撑的父亲;《老乡》这部DV的背后,是一群朝气蓬勃,努力追逐梦想的学子。在爱情题材的DV充斥校园而亲情却被逐渐遗忘的时候,艺林曲艺社决定走亲情路线。自习课上,策划人李刚从2005年一封震惊全国的“一封来自父亲的信”中找到灵感,2007年2月,《老乡》开始策划,3月选演员,4月拍摄完成。一部精彩的DV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背后的酸甜苦辣却不为我们所知。

作为学生剧组,缺少资金,缺少设备和道具。为了方便拍摄,更为了保证拍摄质量,他们咬咬牙,借钱买了一架3000多元的摄像机;没有化妆品,他们用一支眉笔解决。片中清苦贫寒的“家”,条件过于简陋,甚至连电都没有,他们和当地老乡一起架线,解决了供电问题。校园里,宿舍楼、艺文广场、自力桥下,都留下他们忙碌拍摄的身影。父亲的扮演者李刚,和我们一样正值青春年华,为了使自己的形象更接近父亲,他一个星期没有刮胡子,把灰尘扑在自己脸上,导致过敏,脸上长了许多红疙瘩,但他依然乐呵呵的。为了拍出父亲流泪的镜头,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酝酿情绪,把葱擦在眼睛上……为了使剧情真实生动,扮演妹妹的孙媛媛在拍摄挨打时,一遍遍地真挨巴掌,脸都肿了。

回忆走过的路,虽然艰辛,但大家心里是甜的。一起布置片场、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制作,他们不但体会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快乐,也得到了锻炼。拍摄的过程,他们增强了交际、表演、制作、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学校从多方面给这些年轻人以很大支持,柴占红老师悉心指导他们,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这群怀抱梦想的大学生炽热的心并没有停息,《老乡》之后,他们又扬帆远航,继续追逐……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

(学通社    媛    艳)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