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校园生活

将王广亚先生的精神代代相传 发扬光大 [第340期][2016-1-16]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敏华  摄影:  来自:院长办公室    责任编辑:


——在创办人王广亚博士追思会上的讲话

院长 崔慕岳 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江河呜咽,草木含悲。2015年12月29日6时6分,著名豫籍台湾教育家、我院敬爱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一周以来,先生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仿佛先生仍在我们身边,那慈祥的目光仍在凝视着我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追思会,深切缅怀敬爱的创办人王广亚博士,寄托我们的哀思。

先生1922年出生于河南巩义,1947年旅居台湾,早年毕业于日本亚细亚大学,先后获得美国加州联合大学、韩国清州大学等名誉博士学位。曾荣获“黄河之子”“感动中原60年60人”“全国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突出贡献教育人物”等殊荣。先生毕生热爱祖国,笃爱教育,躬耕杏坛,广育英才,担任台湾私立教育事业协会理事长近30年,在两岸三地兴办学校十余所,培育人才百余万,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先生身居台湾,心系河南,大陆改革开放后,为回馈桑梓,造福家乡,先生于古稀之年,冲破种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不顾舟车劳顿,奔波海峡两岸,在家乡河南筹办升达学院。先生冒酷暑,顶严寒,跨沟壑,越荒野,风餐露宿,披荆斩棘……以非凡的气魄,倾注毕生精力和积蓄,耗资数亿,在河南民办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敬爱的创办人啊!22年来,您为升达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您的足迹;每一座建筑,您都亲自参与设计;每一盏路灯,您都精心挑选。草木布景、花砖铺地……具体而微的琐事细节,您都无比措意。增添设施,选购设备,您不吝投入,选择一流。配置师资,罗纳英才,您不惜重金,北京求贤,上海纳士,赴美延聘外教,四处拜求名师。您精心建造了现代化的图书馆,让师生坐拥书城,畅游书海……虽过上寿之年,您仍坚持每月穿梭海峡两岸,指导校务、巡视校园、勉励师生、接见校友……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您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您常讲,照顾好同仁生活是我创办人的责任。曾记得,冬日里,您看到两鬓斑白的系主任还坐在竹藤椅上伏案办公时,就不顾当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亲自为主管们挑选配备宽大舒适的皮转椅。您以慈爱之心时常牵挂学子,大到学习就业,小到衣食住行,细到教室座椅配置、宿舍楼层高低、校园树球摘除、阅览灯光亮度。对贫困学子,您更是慷慨解囊,设置奖助学金,发放御寒棉衣,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解决问题。

您常讲,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校,回馈于社会。您把全部的心血和经费都用于教育事业,从不追求个人的生活享受。您一贯主张,教育是为社会造就良才,是公益事业,是奉献社会。您这种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高风亮节,堪为世之楷模。

您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经验、办学模式,总结凝练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为升达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培育桃李曾尽瘁,光辉竹帛永流芳。在近一个世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岁月里,先生兴教办学,呕心沥血;传播文化,不遗余力;奉献社会,慷慨解囊;著书立说,育人励志;墨海挥毫,字字珠玑。先生对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不愧为教育巨擘,杏坛楷模!

先生的一生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躬耕杏坛、桃李满园的一生,是勤俭朴实,开拓进取的一生,是造福社会、铸就辉煌的一生。

先生赤诚爱国,情系桑梓,倾资兴学,教泽广被,奉献社会,鞠躬尽瘁,为祖国、为民族、为家乡做出了卓越贡献。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

先生走了,我们感到无比的沉重与悲痛!先生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面旗帜,是升达的巨大损失。回首升达22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我们怎能忘记是先生呕心沥血揭开了升达辉煌的篇章,怎能忘记是先生高瞻远瞩铺平了升达前进的道路,又怎能忘记先生22年如一日,对升达无怨无悔的全心付出……

我们在这里追思先生,就是要谨记先生教诲,传承遗志,开拓进取,将先生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不断书写教育文化事业更加灿烂辉煌的壮丽篇章。

敬爱的创办人,您安息吧!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