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校园生活

深化改革 提升质量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第408期][2019-9-1]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xks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行政工作报告

校长 郭爱先 教授

(2019年8月30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暑去秋来,天高气爽。新的学期开始啦!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行政班子向暑期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向新入职的所有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就上学期主要工作、本学期工作思路向各位作简要报告,请审议。

第一部分上学期主要工作

上学期,全校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评估整改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五大工程,学校教育事业不断精进发展。

一、正本溯源,教育思想大讨论持续深入

学校建立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网站,组织开展“四谈”活动,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专家报告会,出版优秀论文集,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督查,并亲自带队前往国内高校考察学习。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步步为营,学科专业建设稳扎稳打

学校开展了省、校两级重点学科年度自查,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4个专业申报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2个专业申报郑州市地方高校急(特)需专业建设项目;申报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改项目6个。新增环境设计、法学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目前我校共有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1个)。新增金融工程、酒店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4个本科专业。

三、多措并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深入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坚持引培并重,引进博士6人,委培攻读博士学位4人,访学3人;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组织评选第二届“淑芳师德奖”先进个人3人;教发中心推进校院两级教师发展机制建设,组织各类培训班10个,累计培训800多人次;113名青年教师完成导师制学习,72人完成企业挂职锻炼,17人通过“双师型”教师认定;池浩东老师获评“河南省优秀教师”,吴娟娟老师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崔瑾英、袁冬梅、王丹和刘敏娟四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教学标兵”,白鑫、沈定军两位老师入选“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王安琪、田振中、杜霞三位教师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四、务实创新,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深化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完成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新方案增加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设计了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人才培养特色,体现了分类发展、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2.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注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支持力度,建设成效显著,吴娟娟老师主讲的《大学英语I》被清华教育在线作为优质混合式课程对外示范;各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均引入一门企业课程,或将合作企业的课题纳入相关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课程类型等进行多样化考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作品等均可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3.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各学院均制定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部分专业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盲审,对被抽检论文进行查重。

五、重视内涵,人才培养能力日益提高

1.教学质量管理持续强化。学校重视教风学风建设,落实教学管理制度,组织“三期”教学检查,编制教学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标准,教学运行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15项质量评价标准(细则),坚持“两级双线双责”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模式,加强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评估与督导,听课1539节次,抽查审阅2018届毕业论文417篇,审核2019届5671位毕业生论文题目,盲审2019届毕业论文214篇。教师教学改革热情高涨,2018年校级教改重点课题立项20个、一般课题立项43个,混合式课程立项40个,专业核心课程立项建设54门。

2.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推进。双创学院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搭建平台、拓展基地等途径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创业导师智库”导师增至46位。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等校内实践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我校在新郑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8个奖项。

3.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招生就业处以冯老师就业工作坊为依托持续推进特色就业指导,上学期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938个,新增就业实习基地14家;继续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积极构建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系,顺利举行郑州校友会年会和首届女神校友沙龙等特色活动,加强了与校友的沟通和互动。

六、严管慈教,学生工作平稳有序

学务处、各学院坚持特色教育,认真开展“养成教育”和“三爱”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了2019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奖助学金发放等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全省高校2017-2018年度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中,我校是全省唯一获评“优秀”殊荣的民办高校。

校团委、体育学院和各院部举办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第二十一届田径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奖32项,在全省民办高校中排名第一。

七、拓展合作,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持续推进“校地合作发展工程”,修订《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加大产教融合支持力度;组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活动月”活动,校企合作成立河南高考改革与学生发展研究院、建设云计算大数据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中国工商银行郑州分行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个。

应用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学校调整了科研资助和奖励办法,顺利召开第六届科研工作暨表彰大会。上学期,教师主持科研课题立项、结项400多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4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5部;科研到账纵横向经费65万元。我校学报荣获“全省民办学校十佳校刊”。

八、服务至上,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学校加大各项经费投入,综合保障坚强有力。总务处稳步推进了图书馆新馆、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公寓、体育场地修缮等工程建设,统筹做好了运转维护、饮食保障、安全保卫等后勤工作,安全稳定成效显著,被郑州市教育局授予“2018年度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校长办公室会议服务和贵宾接待达85次,统筹做好了各项工作。财务处全面做好2019年预算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审计处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学校项目招标工作。发展规划处完成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督查工作。图书馆成功举办2019年“大学生读书节”。现教中心全面做好教学保障和校园网络安全等技术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数字迎新试行效果良好。健康中心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全面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医疗服务工作。外事办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目前境外合作高校已达13所。公关室克服重重困难,基本完成登封校区第一期土地手续的办理工作。

九、特色办学,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1.学校美誉度日益提升。吐鲁番人民广播电视台报道我校董事长千里报恩事迹;执行董事王新奇博士荣获“龙湖榜样”称号;河南省广亚教育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第27届篮球联赛在我校隆重举行;2019年“圆通制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作能力竞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我校在这次大赛中获得38个奖项,会计学院的团体项目夺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和冠军称号。

2.外宣工作亮点纷呈。新闻中心累计向中国网、河南高教、网易等十多家媒体推送稿件390篇;9篇作品获评全省“高校好新闻”;成功组织“2019高校招生服务光明大直播”活动,70余万人次参与观看;与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合作拍摄制作《百年骄子——王广亚》等视频,宣传创办人和学校;新媒体继续在全国全省排名中名列前茅。

3.招生势头喜人。今年我校招生计划8900人,最终录取8903人,新生报到后在校生规模将超过28000人,创历史新高。本科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省线20分和25分,生源质量得到保证。

上学期,学校发展硕果累累,我们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河南省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先进单位、河南省第三届“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教育厅大力支持、董事会和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暑假期间,在新生人数大幅增加、宿舍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总务处、学务处、财务处、现教中心等单位顶着酷暑、争分夺秒地做好了宿舍楼建设改造、宿舍分配、网上缴费等迎新准备工作,为我校首次数字迎新和新生顺利入住提供了有力保障。8月初,郑州连续遭遇暴雨袭击,董事长和执行董事多次冒雨检查校园积水情况,指挥抽排保通工作,总务处和现教中心等单位和值班人员连夜展开抢险排水,加班加点保护学校财产免遭损失。大家不讲条件,不计得失,超负荷地工作,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升达精神。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董事会、党委、行政班子成员、各位主管,向为学校做出贡献、付出辛劳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全体学生和校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个别专业的师资数量与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仍显不足,人事管理制度有待优化,服务地方能力有待提升,办学特色有待加强,“双一万”建设需要推进,专业集群需要尽快落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提升,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加快普及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不负创办人创办升达的初心,不负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不负师生的殷切期待,努力开创升达发展新辉煌。

第二部分本学期工作思路

2019年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奋进之年,是学校进一步打造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本学期,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改革,培养一个意识,坚持两个原则,持续五个提升,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争创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以优异成绩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

一、增强一个意识:特色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办学特色?教育部教学评估中心是这么界定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培育和发展形成,本校特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即独特的价值取向、独到的办学理念、独到的办学目标、独创的教育风格,以及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多方面的独特属性。

黄达人教授认为,建设一流本科,首先要关注办学定位。他指出,要想明白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办学定位能给学校带来什么,以此来达成共识、指导行动,并在学科整合、专业撤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有所思考和改革。他又强调,思考特色就要有所选择。

霍金花副省长在刚结束的为期一周的高校主要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讨班上强调:高校首先要抓好办学特色这个关键,找准办学定位,找准自己在全省、全国、全球的位置,要做好自己的选择,不能老跟跑,不是总补短板,要把长板做长,把优势做强,把特色做亮。其次要抓好学科专业建设。抓好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专业设置要围绕我省战略新型产业和学校优势,不能野蛮生长,要科学布局,统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

教育部吴岩司长说:“哪个学校都不要包打天下,哪个学校的专业也不能包打天下。学校最好不要刻意追求大而全。”

我校在校园文化和做人教育、养成教育方面已初具特色,但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色尚不甚鲜明。

无容置疑,学科专业特色是一个高校办学特色的最重要特色。学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为什么要特色发展?什么是我校的办学特色?如何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为此,本学期我们要在全校开展大讨论,进而使大家增强特色办学意识,清楚办学特色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办学特色,什么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已取得的办学优势是什么,围绕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特色发展还需要做什么;知道如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选择、如何发力,如何做好自己;懂得学科专业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长板,夯实内涵,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深化改革,提升质量,培育特色、强化特色,坚持特色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使优势更突出、质量更提升、特色更鲜明,真正办出升达特色,形成升达品牌,真正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

二、坚持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每一位升达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升达人包括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职员工和每一位校友。升达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升达人的奋斗与付出。每一位升达人都是学校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要秉承创办人的人本思想,照顾好员工,服务好学生,尽全力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通道,搭建平台,提升师生员工的满意度、获得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发挥每个升达人的作用,形成人人为升达发展拼搏、奋斗、奉献的良好局面。

2.以本为本

坚持“以本为本”,就是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学校发展的前沿地位。陈宝生部长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我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在河南省民办高校里不是最多的,但我们的品牌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占比绝对是首位。本科教育是升达学院的立校之本,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一流大学。因此,我们要把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指标,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做到本科教育“八个首先”(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做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把本科教育办出水平、办出优势、办出特色。

三、持续五个提升

(一)巩固整改成果,深化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抓好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保证,是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的重要依据。各院部要严格执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务处编制的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制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确保课程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依据大纲进行教学。

2.加强双一流建设

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筑牢专业学科建设根基。教务处要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和“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制订双一流建设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将双一流建设纳入考核范围,并实行评估;建立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等一流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实行项目管理,切实提高专业内涵建设。学科办要以第九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为契机,促进省、校两级学科发展;加强社会调研促进跨学科资源整合;全力做好申硕准备工作。

3.强化课程教材建设

教务处要进一步做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对教材的审查、使用和修订的长效机制,保障教材质量;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将行业新成果融入课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4.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从重教轻学向学生主体转变,打造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

5.提升实践育人水平

实践教学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实现手段。教务处要指导各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的利用,发挥实训平台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学生实习实践效果。教务处要定期对实验室的管理与利用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6.改革考试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务处和各院部要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考核,强化学习预警,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提高过程考核、能力考核成绩的比重,严把考试关和毕业关,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能力。

7.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要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强化院部主体责任,加强院部常态监控;加强“督教、督学、督管、督改”的校本督导,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专项质量评估,逐步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与质量文化。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集群建设,持续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1.推进行业学院建设

行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社会需求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务处和校地合作处要协调各学院积极进行行业调研,遴选优质骨干企业,根据行业需求和我校专业优势建设行业学院,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加快专业集群建设

专业集群是一种直面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的专业组织形态,是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的战略选择。教务处要加快组织论证我校专业集群建设的实施方案,围绕地方重点产业发展,整合校内学科专业资源,明确各专业集群的建设主体与任务,使专业集群建设尽快落地,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3.提升校地合作水平

校地合作处要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重大合作项目为导向,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打造校地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平台,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智库建设,服务学校和社会发展。

4.提升应用科研水平

要继续坚持“三基于”的应用型科研方向,抓好科研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整合优势资源,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加强应用科研研究,切实推动科研向质量提升转变、向特色科研转变。

(三)聚焦学生成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持续提升立德树人能力

1.五育并举,培育时代新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学务处、校团委和各学院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系列德育活动,根植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各院部要营造良好学风,抓好考研考证工作,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自觉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其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智育水平。图书馆要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体育学院要开展好特色体育项目、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参与度高的体育竞赛活动,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运动方法,养成1-2项运动爱好,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校团委、艺术学院、各院部要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开展好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选修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培养1-2项艺术技能,增强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学务处和各学院要丰富、深化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增强新生的劳动认知,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培养劳动意识。

2.提升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竞争力。在课堂和公共场所使用普通话是对每位师生的基本要求。校语委要切实承担语言文字的宣传和普通话推广任务,开设专题讲座,协助校团委定期组织演讲、辩论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3.深化双创教育

双创学院要深化教学方法、实践训练等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双创实践学分认定工作;以圆通科学工作院为依托,积极搭建社会需求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以第二届创业职业大赛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四)优化管理服务,完善人才成长机制,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使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贯彻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强化教师队伍意识形态管理,严把思想政治关口,引导教师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开好教师节表彰大会。

2.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中心要深入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教学咨询服务等活动,推进校院两级教师发展联动机制。人事处要深入开展骨干教师访学项目、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培养工作。教务处要以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组织好第十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处要制定教师岗位分类聘任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分类发展;组织有关单位制定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学单位工作职责与任务(特别是考研、考证、招生、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完成情况的考核;创新人才选拨任用机制,拓宽行政职员和辅导员的晋升渠道,稳定队伍,促进成长。

(五)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完善综合条件保障,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是本学期主要建设工程之一。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智慧校园工程进度做好系统对接和数据集成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加强督促推进,早日建成适应师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升达。

2.深化现代技术应用

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加快推动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素养和能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造优质课程资源。积极推广“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现代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3.加快图书馆新馆建设

图书馆要抓紧科学规划、组织论证新建馆舍功能布局;总务处要加快推进新馆装修工作,力争将新馆打造成创新、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塑造升达文化新地标。

4.强化综合保障服务

综合保障服务是学校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的基础,是全校师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证。总务处和有关单位要切实推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结办制,将“双防”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做实做细,保障服务工作做强做优,民生工作做好做暖。校长办公室要协调组织好学校重大活动,切实做好督察督办工作。新闻中心要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外宣工作力度,讲好升达故事。财务处要做好2020年度预算编制和校银合作项目相关工作,保障财务平稳运行。审计处要落实监督监察职能,维护学校利益。发展规划处要做好规划督查和调研工作。招生就业处要筹划好2020年招生宣传工作,做好就业基地巩固拓展、各类招聘会举办和校友会等工作,确保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中有升。健康中心要做好新生体检等医疗卫生服务。外事办要做好外教招聘和管理工作,积极拓展师生境外交流进修项目。筹备处要加快统筹运作登封校区的第一期工程建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各院部要切实担起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好各项任务,督查小组要做好任务落实的检查与通报工作。全体教职员工要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履职尽责、分兵把口、精诚合作,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绝不能安于现状、驻足不前,必须强化忧患意识、质量意识、特色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承创办人教育理念,加强党的领导,以追求卓越的决心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继续深化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筑牢本科教育根基,汇聚磅礴育人合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富有升达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大学,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学期身体健康,工作开心,家庭幸福,生活美好!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