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学院要闻

校长张欣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听课指导思政课教学工作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鹏豪  摄影:王鹏豪  来自: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麟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11月5日,校长张欣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堂,开展“沉浸式”听课调研,聚焦“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与数字赋能创新路径,为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精准把脉。

张欣校长先后随堂听取了滕云老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王朝晖老师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王琼老师讲授的《形势与政策III》课程。课堂上,三位教师展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与扎实的教学功底:滕云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要义,结合经典著作与现实案例,条理清晰地拆解理论难点,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王朝晖老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为主线,串联历史事件与时代成就,让理论讲解兼具历史厚度与现实温度;王琼老师聚焦当下社会热点与国家政策导向,精选鲜活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关注时事、思考现实的积极性。三位老师均做到备课充分、重点突出、教学逻辑严谨,课堂氛围活跃有序,展现了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良好素养。

每堂课后,张欣都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交流,对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她要求,思政课建设必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提升,一是深化理论阐释的实践导向,把“政理、学理、事理、情理”融入现实场景,用实践案例回应学生成长困惑;二是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矩阵,联动地方企业、红色场馆等思政共建实践基地,设计“产业调研+志愿服务+就业导向”等体验式项目,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三是强化数媒技术和AI赋能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学科专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建设跨学科数字教学资源库,让理论学习更具沉浸感,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乐学”起来。

张欣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将持续高度重视其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发扬优良传统,深耕教学内容,精选贴近学生、生活与时代的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讲好思政课。另一方面,推动教学创新,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促进思政课与社会实践、学科专业深度融合。通过这些举措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觉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