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报所评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的事迹第六次被改编成影视剧
□影片取材于宋志永接灾区孩子来唐山上学一事,孙涛扮演宋志永
本报记者 齐雪芳
近日,一部反映四川灾区孩子一年来在玉田学习、生活情况的电影《飞翔的花朵》拍摄正酣。这是本报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开评6年来,第六位感动人物的事迹被改编成影视剧。昨日,记者探班《飞翔的花朵》拍摄现场,13义士全体上阵参演这部作品,正身披红马甲,演出废墟上救人的一段场景。宋志永的扮演者孙涛在拍摄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1取材于宋志永接四川孩子来唐上学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玉田县城一处正在拆迁的废墟现场。《飞翔的花朵》剧组正在这里拍摄震后救人的一场戏,13义士中的12位正穿着红马甲,手持铁锨参与拍摄。“有人没有?”“叔叔,救救我!”“孩子,别动啊,叔叔救你。”主演孙涛和12位农民汉子猫着腰,不停地搬动砖头、石块和倒塌的房板。
正在现场的编剧冯永如告诉记者,这部片子取材于抗震英雄宋志永在四川地震发生后,接246名四川学生来唐山上学一事,反映的是孩子们一年来在银河中学学习、生活的点滴故事。
冯永如来自玉田县陈家铺乡教育办,他告诉记者,之所以编写这部剧本,是因为被宋志永爱心小分队的奉献精神所打动,看到这种爱心行动蔓延到全国,尤其是246名四川学生被宋志永接回唐山后,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了大灾有大爱的情怀,更令他有了创作冲动。
2宋志永饰演爱心出租车司机
影片中,13义士全体上阵助演。宋志永饰演一位爱心出租车司机。
地震发生后,正在四川安县参与救灾的宋志永看到大部分校舍倒塌,孩子们上学成了难题,提前回唐山玉田联系接收孩子的学校。回唐时,他带回两名四川学生,这一段也被拍入电影。
宋志永回到玉田,在搭乘出租车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位爱心出租车司机。宋志永本人就饰演了这位司机。在拉着宋志永和两名孩子回家时,看出乘客是抗灾英雄宋志永和灾区学生,这位爱心司机不仅不要车费,还主动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多元钱,塞给他们。
3主演孙涛被宋志永事迹感动
昨日采访中,很多演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看完剧本后,深深地被剧情和宋志永的爱心精神打动。演员郭家伊在里面扮演一位赵老师,演出时,她常常被剧情打动得热泪直流。
这部影片的主演是曾参与过多部影视剧拍摄,并多次在春晚语言类节目获奖的孙涛。孙涛告诉记者,其实最近他工作比较忙,接到导演的电话时,正好拍完一部戏有10天的休整期。
孙涛说,看完剧本后,他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尤其是剧本中宋志永和妻子的一段对话,令他震撼。“她妻子说:‘你不就是一个农民,管这么多事干啥?’宋志永回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虽然没多大亮,可总比黑着强’。”孙涛说,作为一位农民能说出这番话,作出这番事,真是很难得。
孙涛告诉记者,这次能来唐山演出,尤其是饰演一位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他感到非常骄傲。
在玉田拍摄的这几天里,孙涛曾和宋志永本人见过几次面,宋志永给他的印象是直率、善良、智慧、简单,他也非常希望能在影片中演出这些个性,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宋志永。
4影片最想表达爱心接力主题
对于孙涛扮演宋志永这一角色,不管是宋志永本人还是导演周会永都非常满意。宋志永说,孙涛是军人演员,在参与抗震救灾时,他们一直和军人在一起,对解放军很有感情。
青年导演周会永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去年6月份宋志永接246名川娃子来唐山上学时,他就有了拍部电影的打算。目的就是通过孩子们在唐山学习生活的点滴故事,弘扬宋志永精神,通过孩子们学会感恩的成长经历,把这种爱心精神传递下来。“四川——— 唐山。宋志永是70年代的人,灾区学生是90年代的人。这是超越时空的爱心行动。《飞翔的花朵》就想表达‘爱心接力’这个主题。”周会永说。
据介绍,这部影片9月16日开拍,是一部公益影片,由河北千江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
昨日,宋志永告诉记者,川娃子给他打电话时,他已经把拍电影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孩子们听后都非常高兴。“有些孩子还说,不回家就好了,要不就能拍电影了。”宋志永说,孩子们都很期待这部以他们为题材编创的电影能早日上映。
(来源: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