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正文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的责任。2010大学生就业政策

2010-03-17 00:00  审核人:责任编辑:

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年复一年,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据教育部公布,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前不久,为完成《大学》杂志社的特别约稿,我主持了一期《困惑与选择——“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沙龙》,对就业问题开展全面的讨论。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使我十分关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和大学在就业中所担当的责任。

  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前几年高校扩招的后遗症,招生数量增加自然给就业增加了压力,从客观上讲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从世界经验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入程中的共有问题,不能单纯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因。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世界各国相比还处于不稳定的初级阶段,大学农村赚钱项目生就业难是这种不稳定性与高等教育承载力之间发生的剧烈冲突所造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不是本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而是这种冲突造成的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问题,或者说是大学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意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大学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的主体(大学生)和就业的客体(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感觉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就业很难,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而大部分企业则认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难觅,这一现象被称为“就业鸿沟”。另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就业难的问题,难在观念上,难在思维方式和就业意识上,比如:原有的精英教育理念影响深刻;毕业生工作实践能力不能满2010年创业项目足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找工作,还要找未来发展的空间、期望和生活方式……这些想法观念必然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因此,我认为就业问题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一种因果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也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大学、个人在大学生就业中应扮演何种角色?应负担什么责任?有人认为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就业政策和环境;大学应起主导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指导;有人认为大学生应是主体,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靠个人能力的提高。这当中,我更加关注的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

  目什么是创业板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少大学与企业都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比如,一些学校的专业压缩在校学习时数,减少课时量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过量增加为寻找工作的时间;大量无序的就业招聘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企业为选拔更好的人才,刻意延长和占用学生的实习时间,等等。这些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品质无法得到满足。大学常常面对就业的压力而屈从现实的选择,深感无奈!大学要完成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是需要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的,那种为了提高就业率,牺牲学习时间、降低培养规格的投机取巧行为,都可能使大学的事业信誉毁损。长此以往,社会和大学短期的功利行为将无法保证大学其应有的品质,大学将逐网络写手招聘渐退化成一种职业培训机构。

  宏观上,大学必须有自身的追求目标和培养目标,这是由大学本身的追求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入步和经济的发展,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民众对大学的职业及利益有强烈的诉求,但大学必须坚守自己崇高的信念和神圣的使命,防止自己的宗旨和信念被世俗功利浸染和同化。大学为了彰显和维护自己社会地位和道德价值,会竭尽全力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品质和效率,特别是在学生高尚品格养成上,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诚实、才能、执着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肯定。因此,“大学绝不能将求职作为自己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

  大学不将单一的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并不是不去关心大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而是应当将重心放在人才心智的培养上。现实中出现“就业鸿沟”的原因之一,是大学专业和课程可以赚钱的网络游戏设置与社会适应性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满意社会的需求。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需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大学的课程结构有着固有的、内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大学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在培养目标上,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课程又是大学生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在注意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系统性的培养,通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大学的社会声誉也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当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大学的两会 创业板退市专业结构、课程教学和培养模式入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在大学适应性改革中应当完成的任务。但确保大学的意义和价值不应该是建立在一种学生和社会之间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恒久不变的崇高信仰和境界之上。大学,千万不能在改革中迷失了自我。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

上一条:教育部出台措施 全力推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 下一条: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

关闭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