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8日,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董芳芳带领教研室教师乔焱宁、陈雨昂、周梦楠与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教师李玲玲、蒋杨鸽、贺娜一行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由该校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河南省商业数据分析与决策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协办的“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并同步开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开班仪式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部执行部长王永伟发表致辞。他指出,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当下,企业数智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教师队伍数智化能力提升,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备前瞻性思维和数字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随后,王永伟教授围绕“商科类专业数智化转型及交叉学科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度分享,为参训教师带来了高校学科与专业改革的前沿思路。他重点介绍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转型实践:以“1(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2(学科攀峰、人才登峰计划)+3(优化学术团队、研究平台、科研课题资源)+4(大部制、学部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的学科治理体系改革为框架,搭建“百业千企”调研平台,整合河南省民营企业数据库,推动“商法”“商农”“商数”三大交叉方向发展,通过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交叉课程设计、微专业开设等举措,打破知识壁垒与组织边界。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助理总经理李鹏飞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数智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他结合生产、销售、供应链等环节的实际运作模式,通过具体项目实践,详解了营销领域在数智化背景下的变革创新及对岗位技能的新要求,帮助教师们打通从企业实践到课堂教学的转化路径。

当天下午,新道教学服务本部高级讲师徐韵带来“新兴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AI+软件”主题分享。他以Deepseek智能技术为例,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AI工具构建互动性强的教学环节,以及通过文生图、图生视频、语音合成、数字人等功能打造多元化教学资源,为教师们打开了数智化教学资源制作的新思路。

7月8日,培训进入数智化技术商业实战应用环节。新道科技数字技术教学产品经理孟天琳借助用友YonBIP智能体构建平台,指导参训教师动手实践“构建自己的数字分身”,让大家直观感受智能体在教学与企业场景中的应用价值。新道教学服务本部专家讲师高艳艳聚焦“订单成本预测及报价智能体”,通过财务场景导入、智能体设计、构建与应用的全流程实操,展示了智能体在企业财务领域的具体落地方式。
通过参加此次“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既为管理学院教师搭建了系统学习数智化技术的平台,也促进了与其他高校教师交流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产教融合。通过系统学习,教师不仅提升了数智化素养与技能,还掌握了前沿技术转化教学资源的方法,为课程创新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了支撑。
未来,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将不断努力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中,为培养具备“技术思维+商业洞察+行业实践”的复合型商科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图文/乔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