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1898百年忧患》

作者: 时间:2022-10-01 责任编辑:袁征

作者: 谢冕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作者简介

谢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著名评论家、诗人、作家,现任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已出版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898百年忧患》,主编大型丛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中国新诗总系》等。

目录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

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

1898: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

一、昆明湖石舫

玉澜堂风情——一艘走不动的船——过渡时代:弃旧迎新的宣言——提早了100年的预告

二、中国的世纪末风景

近代史的一块碑石——早春的激动——每走一步都是沉重——永远的存留——精神的凯旋——圆明园的火光——黄海硝烟的惊醒——流血的世纪末——京城里的盛大庆典——病入膏肓的王朝——受磨难的皇帝——瀛台千古悲情

三、诗的成功是悲哀

浮沉于潮流中——无奈而悲怆的同归——“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一一天才的怀抱和遗憾—— 古典诗的革新——封建末世的奇才——诗是最后的方式——永久的魅力——重评“诗界革命”

四、一部小说的预告

唯一的成功——全面展示的才华——屡遭挫折的奇才——智慧急匆匆演示——超前才智的悲剧——对于失败的补偿——晚清新小说的兴起——实用的小说观——因思想而忽视艺术——《老残游记》的超前性

五、穿越黑暗的目光

思维新空间的开放——从现实的需要出发——面向西方的热情——近代译界第一人——从《天演论》说到《巴黎茶花女遗事》——特殊年代出现特殊人物——身穿袈裟而未能忘世的诗人——认识繁复的时代

六、从时务文体走向新文学

保存了100年的墨香——坚定的宗旨——宏阔的视野——艰难中的使命——《时务报》的纪念——世纪之交的召唤——新文体的出现——近代文体新概念——从文体试验到白话新文学

七、陆沉中升浮起一片圣地

变政的一大举措——钟声第一次鸣响——第一任管学大臣——选学界泰斗为校长——校长人选不是小问题——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他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基石——广纳贤才一例——沉思的铜像——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重评五四——中国新文学的摇篮——中国的良知——永远的北大精神

八、忧患:百年中国文学的母题

彗星驰过天际——抒情时代的尽头——欢乐感庄严退场——悲情成为传统——自觉的承诺——悠远的接续——时代激情溯源——遥远不阻隔苦难

九、春天的眺望

无边的春愁——蝴蝶飞越海浪——自由与节制——在市场大趋势面前——走向觉醒的先知——现代性的争取——文学的沉痛——向着内心空间的转移——新的希望和新的危机——拯救心灵——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重申文学使命

版权:2018-2020 中共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436178      邮箱:sdjw@sheng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