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7日,我校开展了“呵护阳光心灵,护航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开展新生心理测评与预警学生分类建档工作,组织学生代表参加首届河南高校心理委员论坛,邀请新生参观心理中心,策划开展“发呆大赛”等品牌活动。学院活动各具特色,开展心事盲盒、校园藏宝、人生拍卖会、解忧杂货铺、心愿漂流瓶等2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满足学生需求。其中,品牌活动“发呆大赛”获得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高教等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一、心灵之窗轻启扉,测评档案两相随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各学院,通过二级培训模式,即先培训辅导员再由其指导新生,以及心理委员的试测讲解,确保了2024级新生快速熟悉心理测评系统,理解其意义,并在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协助下顺利完成测评,共同推进了心理档案建设工作。测评结束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随即牵头各学院,着手进行预警性约谈和对心理危机学生的细致分类建档。


二、心桥之门徐徐开,论坛盛事共襄来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胡学博科长、梁钊老师及两名学生心理委员李昇靓、谌晶晶受邀参加了河南省首届高校心理委员论坛,聚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委员工作。论坛上,省教育厅领导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对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表示肯定。在心理委员分享经验案例展示环节,来自不同高校的心理委员分享了各自在岗位上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为在座的心理委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悦成长,舞青春”心理情景剧展演环节,参会心理委员临时分组,即兴创编,集思广益,展示了有关恋爱、宿舍关系等精彩剧目。胡学博科长受邀担任情景剧评委,李昇靓、谌晶晶同学和其他高校参会心理委员组队创编的剧目获得了“最佳欢乐奖”。


三、凝思静坐比高下,发呆大赛显神通
在校园的宁静湖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名为“湖畔听风”的发呆大赛,这一创新活动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目光。通过这场发呆大赛,中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体验到放空思绪、发呆所带来的心灵放松和积极效应。活动不仅圆满成功,还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此外,这场别具一格的大赛也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了校园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百花齐放竞芳菲,各院活动展风采
各个院系积极响应,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主题活动。
在“心愿漂流瓶”和“彩绘石膏娃娃”活动中,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漂流瓶、亲自动手绘制自己满意的娃娃,不仅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了放松心情、发挥创意、促进心理调节的目的,还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以及人生目标。

“心事盲盒”活动旨在让参与者通过匿名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事、或者任何想要释放的情绪,同时接受来自他人的心情盲盒,通过交换心情,相互温暖、理解、陪伴。让大学生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技能与方法,从而增强解决困难、突破自我的能力。

“人生拍卖会”活动以非物质的精神财富为拍卖品,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深刻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富足的重要性。这场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压力的平台,也让他们体会到学校和学院的关怀,增添了校园生活的活力。

“校园藏宝”活动通过寻宝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压力、增进友谊,志愿者们精心设计的藏宝路线和奖品激励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活动中,同学们在协作寻宝的同时,不仅赢得了奖品,更在互动中收获了心灵的放松和愉悦,加深了友谊与信任。“笑启未来”活动则以记录情绪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同学们正视并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积极的方式缓解压力。通过情绪记录分享,同学们增进了相互理解,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活跃度,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了力量。


“解忧杂货铺”展板留言活动则是通过在便利贴上写下烦恼和愿望,让同学们得以释放压力、减轻心理负担。这场活动不仅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还通过互助和经验分享营造了温馨的校园氛围,鼓励同学们在相互支持中共同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星球灯彩绘”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和释放压力的平台。活动中,参与者们在彩绘星球灯的过程中体验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增进了朋辈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心理健康素养。这场活动不仅让大家在忙碌中找到了放松和乐趣,还为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各部分的通力合作、师生的广泛参与下,此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同时提升了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添了特色亮点,并为未来开展更多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4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