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社会现实的沉重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生活贫困也给很多大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小赵,平时性格非常内向,只知道闷头学习,从不与同学有更多的交往,一到周末就出去打工。后来同学才知道,他入学的学费都是家里找人借的,现在父亲卧病在床,家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明年的学费还不知从哪出呢。小赵说:“在这样的压力下,虽然我想全身心地学习,但是我做不到,那些让人烦心的事老是搅扰着我,我不想对别人说,只有在日记里向自己倾诉。”
4 .情感问题的困扰
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性困惑问题,一些同学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这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小颖是名学生干部,平时工作很投入也很认真,但是这两个星期以来什么也做不下去,每当自己在宿舍时就想哭。原来她陷入了一场“三角恋爱”之中,中学时代的友情,大学时情窦初开的恋情,到底该怎样取舍?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做,也没有谁知道她内心的秘密,年轻的女孩只有自己在感情漩涡中挣扎……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5. 找回迷失的自我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在经历3年“捆绑式”的高中生活后,大一新生们仿佛是飞出囚笼的鸟,觉得外面的天空很大,大学在他们的眼中是个全新的世界。
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也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对于习惯于被老师安排得满满的、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同学来说,可能会突然感到“失重”,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具体的方法因人、因学科而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能不能充分利用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
“以前,考大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现在才真真正正地考虑如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在初识“自由选择”滋味的欣喜之后,很多大学生多了几分严肃的思考,一些人退出了一些凭一时热情参加的社团,因为机会固然很多,但是有多少成功的希望便有多少失败的可能,所以,新生们真的需要一双慧眼来真实地评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