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请河南大学心理系副教授陈欣博士在思源会馆为我院2016级新生做了一场生动的入学教育报告。
陈欣博士是河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的专业领域为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曾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访学一年。
陈老师的讲座题目是《大学生活,从“心”开始》,针对大一新生进入大学之后如何进行心理适应进行了讲述。她谈到,大一新生主要从学业、人际、心态三个方面来适应大学生活。

在学业适应方面,陈老师告诉同学们,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会感到学习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考试,学习途径也不再仅限于书本。在学习目标的职业规划中,陈老师提到了“木桶理论”的新解。她说,以前我们都会说要补自己的短板,而现今社会,各种分工细化,我们反而要看重自己“木桶”上的长板,要让自己的“长板”再长一点,有一技之长,把自己的专业做好。学习途径上,陈老师分别讲解了如何利用课堂、专家讲座、同伴讨论、图书馆来进行学习。
在人际适应方面,陈老师谈到宿舍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几种关系,接下来,又对孤独感、自卑感、嫉妒心、自我中心、被动攻击几种人际常见问题进行解析;陈老师说,人际冲突的来源主要有个性差异、家庭背景、人际边界感,在解决人际冲突时可以考虑以下策略:理解人际冲突的产生原因,改变对冲突的理解;接纳自己,方可接纳他人;平衡给予与接受,保持关系对等;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吸引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合理边界;在交往中让对方体验到更多的爱与理解。
在心态适应方面,陈老师鼓励大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饮食习惯、作息、运动上塑造健康的身体,并交给大家深呼吸放松法,指导同学们用合理情绪法调整认知。

在整场讲座中,陈老师还和全场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同学们向陈老师提问了爱情、学习等方面的问题,陈老师一一解答。
陈老师的讲座语言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同学们纷纷表示受到了很大启发,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