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级团组织扎实推进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发布时间:2009-06-05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李雷 摄影: 来自:国际贸易系
责任编辑:
2009年以来,根据团中央的统一部署,河南各级团组织集中力量,上下联动,坚持不懈的推进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初步形成了“立体化宣传、组织化动员、市场化招募、多元化服务、规范化推进”的运作模式。团省委将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工信厅、国资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联实施河南省三年六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把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中高校毕业生见习内容纳入了“三年六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截止2009年5月29日,全省各级见习基地达770个,提供见习岗位32090个,9860名青年已上岗见习(包含高校单独建立的基地420个,岗位11332个,上岗青年7051人),704名青年与见习基地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团中央、团省委建立基地140个,团市委建立基地210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已成为河南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联系青年和凝聚青年的又一重要工作品牌。
一、立体化宣传造声势
一是利用新闻媒体高密度、大篇幅推出有关见习基地的新闻报道。仅《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要媒体的新闻报道就达40多篇,其中专版5个,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团省委书记何雄、城市青年工作部负责同志还分别受邀参加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政府在线》直播节目,就见习基地工作进行解释和宣传。团郑州市委建立了“一条热线”、“四个网站”和“七家报刊”的宣传渠道,在郑州市自愿申请成为见习基地的企业达200余家,在已建的24家市级见习基地中,通过社会化自愿报名方式建立的基地就占33%。团焦作市委依托《焦作日报》创办并发行了河南省第一份地市级团报《青周刊》,集中力量对见习基地进行多角度深度报道。二是与各类媒体和人才网站联合,在醒目位置多版面发布见习报名方式、见习基地岗位分布及用工情况。团省委除在《青年导报》全文刊登见习基地和岗位信息外,还制作了专题网页,联接省内50多个“青”字号网站,并和人事厅人事中心、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等形成互动。团焦作市委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在市劳动服务中心大厅电子屏幕滚动播出见习基地和岗位信息,并开设了青年就业服务台。团三门峡市委通过劳动局人力资源市场、农业局黄河农网积极宣传见习岗位信息。
二、组织化动员筹岗位
一是在团省委联合工作办公室指导下,18个省辖市分别健全了指导协调机构。各地均成立了由团市委班子成员任组长,青工部、青农部、学校部、见习基地负责人和所在地高校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合办公室。安阳和濮阳团市委书记主动担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各级团组织分工合作,上下联动,多渠道、大规模筹措见习岗位。团省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与省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教育厅大学科技园、河南移动、河南邮政、肯德基等合作,多领域筹集高层次见习岗位。郑州市青企协“三百计划”的一项内容是为青年提供100个“老板助理”的高端见习岗位,受到创业青年的青睐。同时,与河南大规模开展驻外团组织建设同步,在北京等地豫籍创业成功企业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团信阳市委在北京、郑州等地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1个。南阳驻郑团工委在郑州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8个。截止目前,见习基地已覆盖全省18个省辖市,并涵盖158个县区的70%以上。
三、市场化招募促对接
一是通过市场化集中招募的方式扩大社会影响。3月4日,团省委在焦作举行集中上岗启动仪式,200多名青年与11个见习基地签定《见习协议书》。团濮阳市委利用已成立的市县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接受见习青年咨询和报名,并举办就业创业见习专场招聘会。团许昌市委组织18家见习基地举办招聘面试会,见习基地负责人与见习青年现场面试,现场签定见习协议。团洛阳市委联合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等三所高校团委,在应届大学生中开展招募工作,456名青年报名参加面试,220名大学生被吸收到3家见习企业上岗见习。二是完善登记报名审核流程,积极推荐合格青年上岗见习。团许昌市委加强与人事部门沟通配合,组织乡村、街道社区团组织对已毕业未就业的往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深入摸排登记。团鹤壁市委通过走访和发放《青年就业创业意向调查表》,编印《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指南》,为广大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
四、多元化服务助成长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见习基地严格按照见习协议,不仅为见习青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加强岗位培训,着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每位见习青年安排了指导老师,同时开展“半月谈”和月度考核活动,使见习青年业务和思想素质同时得到提升。郑州蓝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门制定了《见习活动方案》,把见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按月份制定见习工作目标,并根据一对一或多对一见习指导要求,将见习人员岗位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细化到见习期的每一天,并成立了见习基地团支部进一步吸引凝聚见习青年。洛阳黎明化工学院不仅为见习青年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还实行了师徒签约管理制度,组织见习青年参加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和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实践,极大的提高了见习青年的工作热情。在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的积极协调下,见习基地通过对见习上岗青年的岗位考核,已有704名青年与见习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帮扶。团省委举办了三期青年创业大讲堂,邀请郭凡生、俞敏洪、马云、刘伟等国内知名青年企业家和经济专家授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立了1100万元的河南青年创业服务基金会,建立了由100名青年企业家组成的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团,启动了百日百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讲堂,先后启动开展实施了博思、农机家电维修、千里马、联想、上海种都、河南源通等青年就业创业培训项目。团漯河市委实施“百千万工程”,助推100名小老板自主创业、帮助1000名青年实现再就业、培训1万名青年掌握创业技能,并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设立1000万元小额贷款,与市青年创业培训中心联合推出100个适合青年创业的项目,开展4期SYB培训120人,其中18人成功创业,目前已成立市级青年创业服务中心32个、县区青年创业服务中心25个。团濮阳市委在去年发放青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171万元、服务380名青年成功创业的基础上,又协调劳动部门提供100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为见习青年提供创业资金扶持。团信阳市委依托青年能人,成立了青年创业融资担保中心,并争取信阳市农信社5年贷款授信额度2亿元。团焦作市委与劳动部门联合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劳动部门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为团组织推荐的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提供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支持,并享受相关贴息政策,同时规定“各县区团组织每年推荐贷款金额完成数不低于100万元”。焦作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在为见习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还以优惠条件积极推荐创业项目。
五、规范化推进建机制
一是完善基础工作制度。团省委在坚决贯彻团中央《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细则(试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做好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对接工作的通知》、《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考核标准(试行)》、《关于加强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的补充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见习基地建设、岗位对接、跟踪服务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周对全省18个省辖市新建基地、筹集岗位、上岗见习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公布统计结果,及时掌握全省工作动态,督促各地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组成督导组不定期到各地等督查调研,并于4月初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省18个省辖市开展了全面互查,加强经验交流,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来源:团河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