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我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3-09-26 浏览次数:次 来自:国际贸易系
责任编辑:
各系团委:
为进一步在我院广大青年学生中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理念,引导青年学生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创业精神、增强创造能力、提升创业素质,努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并选拔和培育一批优秀的创业计划项目,积极备战2014年河南省和全国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院团委将举办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4月
二、参赛要求
1.我院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可参赛。
2.要求以团队的形式参赛(4—8人),鼓励由各层次、各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共同组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3.参赛团队需自行或通过系聘请专业教师为团队提供指导。
4.参赛团队需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方向,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创业计划书。
三、组织形式
本次大赛采取系初赛和院决赛相结合的二级赛制。各系在初赛基础上评选出具有潜力的优秀作品参加院级决赛(包含书面评审和终审决赛问辩),决赛优秀作品代表学院参加河南省和全国竞赛。
四、申报项目来源及知识产权问题
1.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来源:参赛团队可自行从院内外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中挑选合适的项目进行创业计划设计,也可从我院“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中选择。
2.服务类项目来源:团队成员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某种全新的服务或对现有服务的创新和改进。
3.如果团队项目是建立在非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参赛团队必须在大赛初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4.学院提倡和鼓励以科技创新技术或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计划作品。
五、竞赛日程
1.宣传阶段(2013年9月下旬——10月中旬)
各系团委要深入动员,以动员会等形式向同学介绍竞赛背景和意义,争取广泛参与,鼓励学生组建团队;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对选手进行培训,帮助选手选好创业项目,了解大赛规则;成立竞赛工作指导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初赛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及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等组织机构,统筹协调竞赛工作,确保系初赛水平。各系请于2013年10月22日前将本单位拟定聘请的初赛评审委员会信息汇总表(见附件2)上报院团委备案。
2.初赛阶段(2013年10月下旬—2013年12月上旬)
各系团委具体负责组织本单位初赛相关工作,包含选题论证、中期检查和初赛评审工作。系初赛组织机构组织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作品申报表和创业计划书进行书面评审,并组织进行现场问辩,最终遴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院决赛。
各系应于2013年10月31日前上报本系参赛作品选题情况,将相应《作品申报表》(见附件3)纸质版报到院团委办公室,同时将电子版发至院团委。并于 12月10日前完成本单位的初赛评审工作,确定最终上报参加学院复赛的作品名单,并指导获得院级复赛资格的团队正确填写《作品申报表》,完善创业计划书(计划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具体格式见附件4),制作演示文稿。
3.申报阶段(2013年12月中旬)
各系提交作品数不低于3件,不超过6件,第一完成人作品每人限报1件。各系应于2013年12月10日前将作品纸质版(一式两份)以及系汇总表纸质版(见附件5,加盖单位团委公章)报到院团委办公室(行政楼215),同时将电子版发至院团委邮箱,逾期视为放弃。学院决赛作品评审过程中将采取匿名评审的方式,因此,各参赛作品创业计划书纸质版和电子版均应隐去作者、指导老师和系信息,否则视为作品申报无效;申报表应与创业计划书分开装订,并请系认真核对作品汇总表信息,以免出错。
4.决赛书面评审阶段(2013年12月中旬—2014年1月上旬)
院团委负责组织决赛相关赛事,对进入决赛的创业项目进行书面评审,并于2014年1月上旬确定并公布进入终审决赛名单。
5.终审决赛问辩(2014年2月下旬-3月中旬)
通过组织终审决赛问辩,最终评出优秀创业项目,并积极备战河南省及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六、表彰与奖励
1.院团委对系上报作品进行汇总评选,评出5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参赛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各等次获奖作品数量分别占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总数的5%、10%、30%和55%。
2.参加院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院团委向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参加全院复赛,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院终审决赛的,由各系团委向作者颁发系获奖证书。建议各系制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奖励办法,酌情奖励获奖作品的作者和指导教师。
3.另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系。组织奖认定应综合考评各系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群体基础水平、成效、竞赛活动的发动宣传工作,对作品资格审查及初赛组织情况,报送作品的及时性、规范性。
七、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代表高校创新创业水平的重大赛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各系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安排部署,成立活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要结合本系实际,制定活动时间表,切实把握活动开展进程。
2.广泛动员,营造氛围。各系要广泛动员,切实做好竞赛宣传工作。要积极主动宣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及教职员工对竞赛的了解,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创业环境;要宣传参与创业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学生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认同感,提高竞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宣传普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格式,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基本情况,有目标、有重点、有选择性的制定参赛计划,确定团队组成及项目方向。
3.健全机制,注重服务。各系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鼓励各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培育高素质指导教师队伍,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支持,为跨系组建团队搭建平台。要联合社会有关方面为竞赛创造条件,积极吸引风险投资,努力实现成果转化;同时帮助大学生做好创业计划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衔接,为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4.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各系初赛都要开展宣传动员、项目选题论证会和系初赛公开答辩评审会三个环节。系间可以联合举行系初赛,但联合系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系。
附件1:
升达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细则.doc
附件2:
升达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评审委员会信息.doc
附件3:
升达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作品申报表.doc
附件4:
升达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作品规范要求.doc
附件5:
升达学院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系作品汇总表..doc
共青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