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助新闻   >   正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我院受资助学生典型事迹

发布时间:2015-12-08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刘玉梅  摄影:  来自:学务处    责任编辑:

事迹一、 青春因挫折而精彩

陈某某:文法系新闻专业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获得者

家庭的贫困,生活的困难从未令她屈服,她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勤奋,她刻苦,她用汗水浇灌今天,付出浇灌明天。大学期间,她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老师、学校、社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不断做兼职、在校期间勤工助学。她无畏,她无悔,苦难给了她艰辛的经历,她却用奋斗铸就美好的明天!

“人生在世,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这句来自创办人的锦言,是一直激励着我为梦想奋斗的强大动力。 正如创办人所说:历史上,凡做出非凡业绩的人都要吃苦,业绩愈大,吃苦愈多。再大的苦,咬咬牙,也就忍过去了。如今,60岁以上的人,大概幼时或年轻时候,都吃过一定的苦。现在,立志创业的青年,也要准备吃苦,谁怕吃苦,谁就难创下事业。天底下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就能干成的事情。而回望过去的自己,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但一直在向着梦想前进,这一路走来,有苦也有甜。

贫困,似乎是通往成功的拦路虎,但对于我,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清贫,教会了我自力更生,因为清贫,让我明白只有努力上进,才能改变命运。我感谢清贫,是它时刻提醒着我,要勤奋!要自强!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家里都是普通的农民,由于家里人文化程度低,只能做些力气活,连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没有,随时面临没有收入的困境,常常是东拼西凑的过日子。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着外出打工,生活过得十分拮据。母亲做过家政,也去过餐厅干活,做家政时常常要跪下来擦地板,母亲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要这么辛苦的挣钱,每次想到这,自己就觉得特别愧疚,多希望自己能早点挣钱,不让母亲这么辛苦。由于家里穷,没有钱买房子,一直是借住在我大姨家里,如果不是大姨的帮助,恐怕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记得最困难的时候,上学的书本费都需要借亲戚的钱来交,上小学的那年,学校要收书本费,母亲知道后转身进里屋,母亲怕我知道家里连书本费都交不上,便把里屋的门关上,跟亲戚打电话借钱,可是这一切,在门外的我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的心如刀绞一般,我强忍泪水,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命运。如今,这情形常常在我脑中闪现,它成了我学习的不竭动力。累了困了的时候,只要一想到家里的情形,我就又充满了动力。就像创办人说的那样,“没有吃不了的苦,”我还年轻,怎能因为这些挫折就放弃。

虽然家中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但我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憧憬,我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奋斗的光辉注定会照亮前行之路,坚毅的信念和无悔的付出总会助力梦想的实现。只要我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跨越这道难关。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渴望知识,我渴望学习。从小学开始,我就非常喜爱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虽然在生活上,我没有什么要求,但在学习上,我促使自己绝不能比别人差,生活上的不足就用学习上的充足来弥补,在这种信念的趋使下,高中三年,我努力使自己的成绩保持在前三名。

进入大学,我更没有放弃对学习的热情,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习、讨论、集思广益、广开思路。经过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苦心人,天不负”,大学期间成绩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大一上学期学业平均成绩87.4,班级名次1;大一下学期学业平均成绩90.2,班级名次1; 大二上学期学业平均成绩89.4,班级名次1;大二下学期学业平均成绩88.1,班级名次4;大三上学期学业平均成绩90,班级名次1,并且多次获得学校的成绩优秀奖学金。我不仅在学习上表现特别出色,而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素质,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大一期间担任学生会的工作,工作认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校所获得的奖项有:2014年11月国家励志奖学金,2013年国家贫困生助学金,2013年4月年文法系《文韵报》报徽设计大赛二等奖,2014年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4年6月“诚信自强优秀大学生”称号。

家庭的贫寒,让我深知赚钱不易,为了筹集学费减轻家庭重担,每年寒暑假都出去兼职打工,去过南京电子厂打工,做过饮料促销,在超市当收银员,在面包店做小时工,旅行社带团,在饭店刷碗端菜。大二那年冬天去南京打工,第一次过年在外面过,在电子厂打工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常常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停歇,而且是站十几个小时,这样的苦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可是为了筹学费,减轻家里的重担,我还是一直咬牙坚持到最后,从没有放弃。当我拿着自己挣来的生活费,心里感慨不已。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天底下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就能干成的事情。在困苦中磨砺意志,自强自立,才能不断成长。也许在以后的路上,还有更多未知在等着我,困难抑或幸运,我都希望自己能淡然处之,坚定地为着自己的心中那份执着去奋斗!

事迹二、 用心生活

张某某:艺术系装潢专业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获得者

他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体弱多疾,不能工作,多年来一直在家休养。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充分利用节假日做各种兼职工作:发传单,做促销员,在酒店端盘子等。大一暑假期间,在苏州昆山汉达精密电子厂打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瘦弱的身体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为了能够多挣一点学费,在忙完一天繁重的工作,工友们回宿舍聊天休息时,他却毅然申请了夜里加班……自立自强的他,不忘发奋学习,在大二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他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自立自强篇章。

我叫张某某,来自河南省焦作市的一个单亲家庭,小时候我是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直到在我升高中,爷爷得病去世后,我才回到妈妈身边,一直与母亲生活。在我求学过程中,一直在给家里增添着压力,想起来我总会觉得辛酸。母亲因为压力累垮了身体,不能工作,一直在家休养。家里种种变故以及贫困的生活让我经历到许多人经历不到的事情,内心有别人所感受不到的感受,唯一支撑着我,能够使我坚强的就是家人无私的爱,想到家人的爱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来到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爱,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觉得我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古语有云:命由天定,运由己生。我只有努力的锻炼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生活。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学到了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体验了丰富的校园生活,这让我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但时间久了,也难免会有迷茫与乏味。看着周围,沉浸在电脑世界、手机世界里的同学,慢慢的感觉生活在腐化,玩物丧志,缺乏信仰、缺乏毅力和进取精神,我们正在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惑,被惰性所消磨。我不禁会想,我们每天收获了什么,我们将会何去何从。

我知道我应该比别人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压力,多一份责任,我下定决心要发奋图强。在学校期间,我勤奋学习,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着,用心学习。我在班上担任着学习委员,所以我更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我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尽职尽责地做好应做的工作,认真完成辅导员老师交给的任务,有幸2013-2014年度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我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跑到市里做些兼职,不管是烈日炎炎下的发传单,辛苦劳累的促销,还是酒店里沉甸甸的碗盘,不怕苦不嫌累,我时常安慰自己,一方面去锻炼自己,另一方面赚些生活费,何乐而不为呢。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暑假期间在苏州昆山汉达精密电子厂的打工经历,这也是我收获最多感触最大的一次经历。刚到那里时一切都是那么不顺利,经过几番周折才算安顿下来。刚开始,面对周围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新鲜感,对工作充满了干劲,慢慢地,每天三点一线的流水线工作,重复的作息生活,我不免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想念学校的生活。在这里,远离家乡,没有了亲人的爱,面对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我心里非常的伤感,也非常缺乏安全感。心中尤生出生活很无趣,什么时候是个头的感触,作为大学生的我,价值在何处,如果干一辈子这样的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可面对这样的工作,我每天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从来不迟到早退,坚持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干的漂亮。还不断争取加班来赚取更多的加班费。每当累了,烦了,就想想家人,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就这样度过了两个月,最后离职的几天也真是到了崩溃的边缘,走的那天真简直是笼子中放生的鸟。想想自己辛苦赚到了钱,能为家里节省一笔生活费所有的苦痛也就都烟消云散。

大学三年即将过去,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把握宝贵的大学时光,尽可能地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我相信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风雨过后就会有彩虹,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在生命的历程中,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和追求,才能实现人生价值,领悟人生真谛。困难必定是短暂的,痛苦也是一瞬间,幸福和快乐最重要。心中常树必胜之志,胸中常立豁达之情,永远奋发向上。我始终铭记,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创办人王广亚爷爷曾经说过:人生在世,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每天都要找点事情做,忙忙碌碌,一天下来,虽然劳累,却很充实,也是值得的。我们现在青年,正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精力充沛,要接受磨难,不怕困苦,并且乐意在困苦中磨砺意志,树立力行精神,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基础。我将牢记创办人的尊尊教诲,作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能辜负了家人,老师们的期望,更好的完善自己。每一个人的帮助,我都会铭记在心,现在作为学生,我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我会以自己的奉献回馈他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版权所有: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咨询投诉电话:0371-62436226  资助咨询投诉联系人:刘老师 张老师  邮箱:101379@shengda.edu.cn

地址: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行政楼二楼20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