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艺副刊

圆光含万象 碎影入闲流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光”之美(三)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0日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    责任编辑:xks

中国教育报河南记者站  陈 强

光与影是一对姊妹。天光云影,日光山影,月光屋影,水光树影,光与影的相映、纠缠与互动,也常出现在他的诗里。光的高低、强弱,影的长短、浓淡,不时映入眼帘,牵动人心。“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柳浪》)一行行姿态美丽的柳树,倒影映在清波里。“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辋川闲居》)水边绿色的茭白影子映入水中,洁白的鸟儿展翅,向着远山飞翔。这倒映水的光影构成了生动的视觉画面。

再看这首:《东溪玩月》

月从断口出,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清霭残。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这首诗,可以说是王维山水诗中为数不多的全篇都在写光与影的佳作。东溪,颖水之东,此诗应为摩诘居嵩山时所作。诗的大意是:月亮从断缺的山口升起来,由远及近地照在我的茅屋门前(这是一片长长的月光,想来影子也很长)。月下,千树万木如雨后水洗过一般;半夜,流动的阴气缓缓地聚合。月光与空中的星象白茫茫地连成一片,湿气包裹着夜风和露水带来一阵寒意。清朗明净的月色照进我的梦境,破碎的树影拥抱着空寂的山峦。诗中光与影的交织,明与暗的变幻,远与近的推拉,天与地的勾连,加之虚与实的错综、景与情的转换融为一体,展现出浩瀚夜空的神秘而幽静、陶醉山月林溪的闲适与忘我。同时,全诗也因光的贯穿,影的散布,让人感受到“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的宗教色彩与仙界气息。

“增光添彩”,是个常用褒义词,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因而,无论是在大自然还是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光与色总是交织在一起,相互映垫,抱团生辉。王维是画家,用光时非常注意带色。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一青一白,一远一近,明亮的田中水,青翠的山外山,光与色渲染出清爽、明丽而颇具立体感的田园景色,给人以无比舒适的美感。“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日落时分江湖水面一片白,大潮涌来天地都被染青。光与色又联合演奏出一曲气势磅礴、天地共鸣的交响乐,让人过目难忘,过耳长鸣。

辋川,作为王维不时小别官场的隐逸之地和后半生的精神家园,为之带来难得的身体放松与精神愉悦。同时,幽静的景色、美丽的田园,也激发起诗人如潮的灵感,创作出一批最为经典的光色交映的水山诗杰作。看《辋川集》中的这首《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天的山峦渐渐收拾起落日的余晖,成群结队的飞鸟争先恐后归巢。斑斓的秋叶不时呈现出艳丽的色彩,傍晚的云雾已经消失得不知去向。摩诘最好写傍晚的景色,或许此刻静谧、含蓄的意境才更契合他灵魂的表达。在光与色的交织、轮回与变幻中,全诗是暗的又是亮的,是静的又是动的,是黑白的又是彩色的,是实的又是虚的,是有的又是无的。这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言:“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在这首五绝中,诗人的视线也是随着鸟群移动,随着天光起落。有过山间黄昏经历的读者都会有红日坠落西山、云霞分秒变幻的体会。光把山形渐渐变模糊,把山色慢慢吸纳走,最终,是烟消云散,世界归于淡定、安宁。在这国画般美好的诗意中,似乎也隐藏着一丝寂寥。而这,也恰是辋川王维的心灵写照。

(待续)

 

 
版权所有 © 2004-201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